浅析明清小说里的中秋节,独特的文学功能,
2023/2/11 来源:不详月亮是宇宙中的一个自然物象,也是人类眼中的一种文化符号。从古至今,与月亮有关的古老神话多如牛毛。在中国,流传着众多妇孺皆知的月亮神话,比如嫦娥奔月的故事,为人们带来了团团圆圆的中秋节。中秋之时,皓月当空,一家人坐在月空下,伴随着香飘十里的金秋桂花,听老一辈再一次讲述与月亮有关的神话。这个成形于唐宋,繁荣于明清的中秋节,在文人墨客的描绘下,具有了独一份的民俗文化价值。尤其是在明清小说中,与中秋有关的故事情节非常多,这个古老的节日,又为明清小说增添了怎样的文化内涵与色彩呢?
中秋佳节之盛况
节日一定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民俗性的日子,比如一提到爆竹就想到除夕,提到龙舟就想到端午,每当提起月亮、月饼,想到的一定是中秋节。圆月,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意象,人们在这一天,期盼着合家团圆,期盼着诸事圆满。明清小说中,中秋节有关的人物故事也是如此,那些故事主角通过赏月、吃月饼等诸多中秋习俗,展现了那个年代里的民俗文化。
自唐代开始,就有不少描写中秋的诗词,这一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形象的展示了千家万户中秋赏月的场景。《东京梦华录》一书中,更是生动描绘了中秋之夜王孙公子和普通人家,沉浸在中秋狂欢之中的喜悦。明清时代的小说中,关于赏月习俗描绘的更为细致和丰富多彩。比如《红楼梦》第一回,就写了中秋之夜甄士隐邀请贾雨村宴饮赏月这一情节。由此可以看出,中秋佳节不仅是家人团圆的一个契机,更是邻里友人增进友谊的一个机会。
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张岱,著有《陶庵梦忆》一书,书中第五卷,就描绘了苏州中秋节的盛况。在张岱的笔下,苏州城里的八月十五,人们都相聚于虎丘之地,无论是土著名流、民间少妇、乐妓娈童,又或者是男女老少,皆聚于此地玩乐赏月,这个时候的中秋节,已经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团圆之日。当然,在反应社会盛况的同时,明清小说中的中秋节盛况,也从侧面印证了文人笔下诗酒风流的快意生活,更印证了中秋赏月习俗流传千百年的盛况。
人物命运之转折
中秋节在明清小说中,除了展示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百姓热闹欢喜、崇尚团圆的文化心理以外,它还具有强大的文学表现功能。很多与人物命运故事走向有关的事件,大多都发生在中秋节。在这些文人墨客笔下,他们总是不自觉的将这个节日作为一个时间线所溶于小说之中,让整个故事的主体得以显现。所以中秋节的艺术功能,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重要展现。
小说中常说的人物命运转折点,是极为精彩的一个部分。人们总是要经历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成败得失。作者抓住这些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唤起读者共鸣,一是让主人公获得一个幸福圆满的结局,二是让他们最终走向毁灭,中秋节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时间节点。
《水浒传》第一回和第二回的人物命运转折,都发生在中秋。史进原是富家子弟,他向来鄙视与绿林好汉交往,然而当他在捕获了陈达等人后,却在他们的服软哀求下开始与这几人交好,甚至在中秋节邀请这几人来家中赏月,结果他的这一行为却被人告发。这几位绿林好汉,本想着让史进让他们押往官府,以正自己名声。可是史进却与他们几人一起,开始走向了江湖流亡、落草为寇的道路。之所以选择中秋节作为时间命运的转折点,其实就是通过打破团圆这一主题,来展现史进人生轨道的巨大转折。
故事情节之转变
中秋节除了是人物命运发生转折时间点以外,同样也是展现整个人物关系和故事背景发生变化的重要节点。《红楼梦》里两次写到中秋,第一次中秋出现在文章开篇,展现了贾雨村前后不同的人生轨迹;曹公笔下的第二次中秋佳节,则是写在第75回和第76回,这次的中秋节,似乎与寻常那一些富裕人家的家里也并无不同,大家围坐在一起,一同喝酒赏月,展现着其乐融融的景象。
然而在这表面热闹的背后,却透露着这个大家族的悲哀。因为在中秋佳节前夕,贾府刚刚经历了官府抄检,这个家族正在从繁荣逐渐跌入深渊,搬走的搬走,生病的生病,众人在那里击鼓传花,在那里吟诗作对,可是在这越发热闹的背后,在这桂花飘香的背后,其实都是所有人的强颜欢笑,要不然贾母怎么会听着琴声就呜呜咽咽地哭起来了呢?用中秋乐景写哀情,作者实则是在告诉读者,在这些人喜笑颜开的背后,其实是内心道不尽的哀愁。
妖魅鬼怪之背景
中国的这些特殊节日,由于神话传说、天地鬼神、百姓信仰交织在一起,各大隆重的节日经常会成为怪异故事的发生绝佳背景。比如在清明佳节,男子郊游踏青,为父母扫墓之时,经常会偶遇一些容貌美丽的女子,从而牵扯出一系列美好荒诞的故事。《白蛇传》中男女主的相遇,就源于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
中秋佳节,也是这样一个独特的节日背景,《子不语》卷一的故事中,陈秀才就是在8月中秋遇到了石怪;《聊斋志异》卷五故事中,仙人彭海秋也出现于中秋佳节。在这个象征团圆的美好节日里,凡是有着悲情命运的人,很容易遭遇鬼怪神妖,这也是为了从侧面突出主人公的命运之悲。幸福的人看到的是一轮团圆月,不幸的人只知道中秋之后的秋风肃杀。
明清小说中,对于中秋佳节的大笔墨描写,带读者走入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了这些传承千年的节日民俗,这是一种极为壮观的文学现象。它一方面揭示了中秋佳节的内涵,又揭示了这个节日的强大生命力,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至今仍在中国文坛流传不息。
参考资料:
《明清小说中秋描写的民俗文化史价值及其文学功能》
《红楼梦里不一样的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