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需要喊出第一声试,需要迈出第一步

2025/1/21 来源:不详

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49岁时,有一天在苏州云隐山房,与到访的几位朋友闲聊,期间,趁着一时酒兴,随手写下几十个字,后世称之为《试笔帖》:“癸卯癸月,在苏之云隐山房,雨窗无事。范尔孚、王伯明、赵满生同过访,试虎丘茶,磨高丽墨,并试笔乱书,都无伦次。”虽自称“都无伦次”,但点画间,放纵处无一不合规矩。狂而不怪,草而不乱,看似独出心裁,实为无意之中。天真淡远,淋漓酣畅,正可谓“无意于佳乃佳尔”,被视为董其昌大草之珍品。后流落日本,成为日本国宝级文物。

不能不说,董其昌这一“试”,一不小心试出了一幅“无上妙品”。

《说文解字》:“试,用也。从言式声。《虞书》曰:‘明试以功。’”许慎可能觉得“用也”说得不是很到位,所以又举例说明。“明试以功”出自《尚书·虞书·舜典》:“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说的是舜识人察人之法:先让其陈进治理之言,再让其依已之言行事。所谓试,不是听其言而信其果,而是闻其言而观其行。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在用的过程中去检验,依做的结果来评价。这显然不是一般的“使用”,而是有目的的“试用”。

既然是试,也就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不试,一切都等于零。一支笔怎么样,有时得试试再说;一个人怎么样,有时也得试试再说。

许多事情都需要“试”的精神:“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许多伟大成果都得益于“试”。“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试,需要喊出第一声;试,需要迈出第一步。哪个“第一人”,不是“试”出来的;哪个“杀手锏”,不是“试”出来的?

信了,你就试试;不信,你也试试。

(尚之)

编校:米媛审核:王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8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