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草原白塔释迦牟尼舍利塔的传说二
2023/2/22 来源:不详那么舍利塔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呢?据文献记载:舍利为梵语,有译“舍利罗”,意为”身骨“,指死者火葬后残余骨烬。通常指释迦牟尼火葬后,遗留下来的一种固体物。如佛舍利子,佛牙舍利,佛指舍利,佛教经典。《法华经,法师品》云:“经卷所在处,皆应起宝塔,极冷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二为生身舍利,即释迦牟尼火葬后,遗留下来的固体物。这一类舍利又可分为三种,按照〈法苑珠林〉的说法:一是骨舍利,白色;二是法舍利,黑色;三是肉舍利,红色。便皆因圆明皎洁,坚固不碎,迥非世间珠宝可比。此外,菩萨,罗汉等也有舍利,惟其坚固程度不同。
敬仰和安奉舍利,是从释迦牟尼的舍利开始的。释迦牟尼火葬后,摩揭陀国阿阖世王等七个国王,分别派遣使者到火葬地拘尸那城,向当地的末罗要求分给佛舍利。最初末罗人不肯分给,经徒卢那调解,才将佛舍利平分给八王。个国分到舍利后,回到建塔安奉并定期举行纪念会。徒卢那将原来装舍利的空瓶带回去,建立了一个瓶塔。最后迟到的孔雀王分不到舍利,只好将释迦牟尼火葬后留下的灰和骨灰带回去,也建塔安奉,因而释迦牟尼的舍利塔分为十处:(一)摩揭陀国,阿阖世王;(二)毗舍离国,戾车毗族;(三)迦毗罗国,释迦族;(四)阿勒伽波,跋离族;(五)罗摩邑,拘利耶族;(六)毗塔底波邑,婆罗门;(七)波罗邑,末罗族;(八)拘尸那罗市,末罗族;(九)荜芭莉邑,孔雀族;(十)香姓波罗门,徒卢那,以上分舍利造塔安奉之事,原出巴利语之《涅槃经》,汉译佛经中也有记载。所谓:“八王起八塔,金瓶及灰碳;如是阎浮提,始起于十塔,”皆指上述也。
到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弘扬佛教,并发掘“八王”修建的佛骨舍利塔,取出舍利,重建新塔安奉,从而更增加了对佛骨舍利的崇敬。阿育王将所得舍利,分别八万四千个宝函,进一步扩大了佛舍利的安奉范围。
在中国历史上有元魏,隋初的二迎舍利记载。元魏时的迎奉是见诸记载的第一次,即《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所谓:“元魏二年,岐拓跋初启塔基,肇中供养。《大唐无忧王寺大圣真身宝塔铭》也谓:“元魏二年,岐州牧小冢宰拓跋育以为口口口古名同于今,口削旧规,创新意,广以台殿,度僧以资之,刻名以纪之”。
隋初时的迎奉时见诸记载的第二次,即《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所云:“隋文帝时,郡守李敏:唐太宗朝刺史张德亮并继开灵趾,咸荐香花。”《大唐无忧王寺大圣真身宝塔铭》也云:“隋开皇中改为诚实道场。仁寿末李敏修复之,赓其铭矣。”纵观历史载,在中国土地上有佛舍利,且通过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已经初步揭开了其中奥秘,西安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北京香山的佛牙,浙江鄞县阿育王寺,苏州虎丘塔,甘肃天水,镇江甘露寺铁塔塔基等地的舍利本文暂且不谈,单就我旗索博日嘎苏木境内的大辽释迦牟尼舍利塔的“舍利子”来源向世人披露其秘闻轶事……
有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