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有灵味,得与幽人言

2022/12/25 来源:不详

唐代诗人韦应物曾写下《喜园中茶生》一诗:“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这是韦应物口中的茶,也是他从中收获的茶之道。

中国茶道兴于唐,在宋明时期达到鼎盛,于清代走向衰落,但留存在人们骨子里的茶道艺术,并没有因此消失,反而从日常饮茶的物质层面上升至精神文化层面,让饮茶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把茶道艺术落实在修身养性、了悟大道上。

世俗茶道,享乐人生

茶,亦雅亦俗,进入家庭,便是家居茶事。清朝查为仁曾写过一首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首诗通俗易懂,广为流传,也道明了茶就是一件俗物,跟柴米油盐一样,成了人们每天的必需品。有人来做客,定是要为客人煎茶,用于联络感情;平日便是家人共饮,同享这凡世幸福。

如此说来,茶是有温度的,它进入富贵之家,茶事求精求妙,显得高雅大方;它若进入普通家庭,粗茶陶缶,煎泡得法,人们也可以从中领略茶的趣味。

贵族茶道,夸示富贵

贵族的茶道,主要由贡茶演变而来,这些茶人多是达官贵人或者富商大贾,抑或豪门乡绅,没有琴棋书画和诗词歌赋加持,只要富和贵即可。

对于茶艺而言,要做到“精茶、真水、活火、妙器”,都映照着他们的“高品位”,借用富和贵达到夸示富贵的目的。

其实,贵族茶道,很多地方都违背情理,比如“金钱至上”“权力至上”,反而亵渎了茶原本的清雅、高洁品质,但因其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贵族茶道也成为主要流派香火的绵延。比如贵族茶道走出宫门之后,开始在上层社会流传,其“富贵气”也主要体现在泡茶的程序上,至今仍在一些地方流传。

雅士茶道,艺术欣赏

提起中国古代的“士”,仿佛和茶分不开,他们像是有着解不开的缘分。雅士茶道可以说是已经成大气候的中国茶道流派,喝茶人主要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入仕”者站主体地位,此外还有一些未曾发迹的士,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名门家族、艺坛伶人等。

这些人对于饮茶,不单单为了解渴、提神、养生,还深入到精神领域,发展至超凡脱俗的境界,想要从品茶中悟出一些,比如品茶趣味,品茶吟诗,以茶会友……因为文人的参与,让喝茶成为艺术,也成为文化。他们又将这特殊的文化与自身修养教化相结合,久而久之就成了雅士茶道。

禅宗茶道,参禅悟道

僧人饮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为茶有“三德”,对丛林修持有利,由茶之德逐渐生发出禅宗茶道。他们种茶、制茶、饮茶,还研制出了名茶,这都推动了中国茶叶、茶学以及茶道的发展。

茶圣陆羽就出身佛门,其作品《茶经》便总结了当时茶叶的采制和饮用,还涉及茶叶的起源、生产等方面的问题,不管是茶叶科学知识的发展,还是中国茶道,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此外,很多名茶都与之有着各种联系。比如西湖龙井,陆羽《茶经》记载:“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明代冯时可在《茶录》中也道:“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始于一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制法。其后于松萝结庵,来造山茶于庵焙制,远迹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

其实,不管雅俗贫贱,抑或超脱世俗,不管是粗茶一饮而尽,还是名茶慢煎细煮,都有它的道理,茶之美是无形的,茶道也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