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的苏锡协同发展研究

2023/4/3 来源:不详

引言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纲要及“三省一市”实施方案颁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路径逐渐清晰,各省、市相继转入实施阶段,各地市也相继启动一批重点协作发展片区规划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苏州、无锡两城发展历程,研究苏锡双城协作发展的基础、重点和措施。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发展”的核心思路,提出环太湖层面生态共治、文旅共游、创新共赢、服务共享、设施共建五大核心策略,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绿色中心”。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苏州、无锡两市交界地区,以苏南硕放机场为中心,提出生态、产城、文旅、交通四个方面的链接具体策略,共同推进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任务。

城镇群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的区域空间形态组织形式,是政治、人口、经济、生产力、文化等要素高度集聚、相互作用的结果。围绕城镇群内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通过促进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打破及弱化地域行政边界,优化社会经济、文化资源配置,加快区域内外生产要素流动,组合联动区域内中小城市,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核心载体。长江三角洲城镇群作为中国三大城市群之一,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集聚、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编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区域一体化协作”与“城市差异化竞争”将成为长三角各大节点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

图片来源//pixabay

位于长三角区域中腹之地的苏州、无锡两座城市,作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两个地级市、苏南模式的代表城市与发源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下,改变“竞争大于合作”的历史,在融合上海大都市圈发展建设、统筹环太湖区域发展、加快苏州-无锡融合联动发展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与实践。

01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时代使命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重要空间,是中国“一带一路”全球战略中最关键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将为世界城市群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1.1构建世界级城市群的中国方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引领下,通过协调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职能分工,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持续创新,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公建共享进程。围绕创新发展,推进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保持区域经济高速长期增长、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窗口与平台,构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发展的中国方案。在国家层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重点围绕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为核心内容,突出创新共建、协同共进、绿色共保、开发共赢、民生共享五大核心内容,重点建设一体化示范区、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两大片区,注重从经济一体化到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转变。

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1.2“三省一市”一体化发展响应方案

在今年初“三省一市”相继颁布各自实施方案,在对一体化实施纲要内容深化实施的同时,强调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前置条件下,彰显各自地域特色,谋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突出以上海为龙头参与国际开放合作,推进区域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设高品质共享的公共服务网络。

上海市:以构建“1+8”的上海大都市区为目标,发挥上海龙头引领作用,加强环湖地区功能、交通、生态等方面协同发展,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围绕“七个重点领域”构建国际化大都市,抢抓关键资源,聚焦科技创新,办好“进博会”等大事件,着力推进三个重点区域建设。

浙江省:站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新起点上,统筹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建设,将“四大”建设有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形成省域“一体两翼”空间新格局。主动对接上海,集中资源着力打造现代化世界级大湾区,以“两山”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发展高地和智慧综合交通体系,充分突出数字经济、民营经济等产业特色。

图片来源//pixabay

江苏省:强化省域一盘棋发展,改变“散装”江苏现实格局,分层分类推进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等区域重要增长极高质量发展,聚焦于江北新区等都市圈新兴板块,增强其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支撑作用。依托产业发展优势,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输出苏州工业园等成熟园区品牌,加密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重点推进落实“六个一体化”进程。

安徽省:在“一体化”和“高质量”两大核心思想的指导下,坚持长三角一体化纲要中五大基本原则,坚持上海龙头带动,联手苏浙,扬皖所长,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绿色发展样板区。重点培育合肥都市圈建设发展,着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发展,谋划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彰显生态环境比较优势,打造长三角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补偿机制试验区建设,高品质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1.3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趋势研判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红利释放。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规划颁布实施,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已趋于稳定,围绕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共建、生态环境共治、创新经济共赢、公共服务共享等多项协同发展思路与计划逐步明确。环太湖地区应当把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统筹协作与差异互补成为长三角城市之间的重要发展路径,向北跨江联动苏中地区,向东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区建设,与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周边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不断探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创新发展模式。

02

时间维度下的苏锡双城发展历程

2.1苏锡协同发展的根基:地缘相近的双城

苏州、无锡作为与太湖相伴而生的两座城市,在地缘相近的空间格局下呈现相同的城市特质,尤其是在生态、文化以及发展历程方面具有极高的相似性。

双城生态同源:苏州无锡两市同北枕长江南依太湖,分别位于太湖东岸与北岸,在太湖流域中占据极其重要地位。太湖作为苏锡双城重要的城市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水源地;两市界河望虞河作为沟通太湖和长江的流域性骨干河道,也是太湖流域现状唯一由长江直接向太湖引水的骨干河道,具有防洪、排涝、引水、航运等功能。

双城文化同根:自泰伯三让王位从中原来到无锡梅村建立吴国伊始,吴文化在环太湖地区逐渐发扬光大,苏州、无锡作为吴文化的起源地,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成为吴文化传承的翘楚与最为繁盛地区。两地至今仍保留着以泰伯庙、泰伯墓等为代表的吴文化资源景点,苏州、无锡两城拥有相同的文化根源。

双城发展同程:在古代,京杭运河作为中国盐运漕运的重要通道,铸就苏锡双城在历史中荣光,两城皆因运河而兴,成为中国古代历朝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近现代,以无锡六大家族为代表的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使得无锡、苏州地区有了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是中国近代工业重要的发祥地。改革开放后,历史上的积累以及上海辐射为苏州、无锡工业化的起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苏南模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苏锡双城也因此成为全国著名的工业基地。

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2.2苏锡协同发展的诉求:背向竞争的双城

在近四十年的快速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受到行政边界管辖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苏州、无锡两城逐渐形成了背向竞争的现实格局,主要体现在空间结构、交通体系、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空间结构各自谋划:无锡以太湖长江发展轴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强调南北向的联系;苏州市以苏沪、通苏嘉发展轴为主方向,强调向东与上海及南北向的联系。两市均呈现出内向型的发展结构。

道路交通各成体系: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两市提出连接的规划构想,但尚未开展前期对接工作,推进相对滞后;在城市道路交通方面,联系两市市区的城市快速路通道较少,仅有国道作为主要联系通道,但国道承担较多的货运职能,无法实现两城快速路网体系有效连接;同时位于无锡境内的苏南硕放机场作为两市间重要的区域交通设施,但也面临苏州公交、出租车衔接不顺,不能便利服务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

城市产业各自发展:苏锡双城产业园区众多,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与高新区主体,产业发展主体繁杂,互相之间协同难度大。同时在产业发展门类上呈现出相似现象,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在新形势下统筹产业分工协作,加强产业联动发展。

设施布局各自谋划:苏锡双城基于自身行政边界管辖权,将对环境影响大的企业、城市邻避设施等布局在市域边缘地带,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严重制约两市交界地区的空间发展。

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2.3苏锡协同发展的畅想:新格局下的双城

苏州、无锡两城在人口密度、GDP密度以及人均GDP水平方面均位于长三角区域前列,两城之间的协作潜力巨大,对于长三角地区保持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两城位于长三角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及杭州都市圈三大都市圈之间,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下,立足自身雄厚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发挥濒临太湖的生态环境优势,精准定位谋划,提升城市能级与承载力,突出产业创新集聚能力,引领环太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融入上海大都市区建设,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绿色中心”。

苏州、无锡协同发展应紧扣“大湖区,双子城”的战略设想,即以围绕太湖这个世界级名湖,通过苏锡协同发展达成长三角中腹城市群的崛起。在环太湖层面,通过协作引领环太湖地区发展,构筑世界级大湖城市群,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太湖绿心的打造。在苏锡双城层面,以无锡市新吴区空港地区及苏州市相城区高新区为重点协作区域,以太湖、望虞河、运河等为线索,实现双城的跨界协作,达到链接苏锡融入长三角为目标。

03

环太湖联动发展

基于共建共享共治的发展策略

3.1达成发展共识——共同谋划环太湖发展总蓝图

环太湖地区拥有良好的区域联动发展基础,已经形成工会联盟、高校联盟、文旅国企战略联盟等多家民间专业性互动机构,同时在近十余年的太湖流域生态治理过程中,也形成了良好的政府间沟通机制,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核心思想的指导下,推动环太湖地区在生态共治的基础上,谋划文旅共游、创新共赢、服务共享、设施共建,制定环太湖一体化发展路线图,建立城市协同发展机制,共同推动环太湖地区绿色发展。

3.2推进生态共治——公共参与太湖流域生态大保护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把太湖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摆在首要位置,加强环太湖地区生态空间共保与环境协同治理,夯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态本底。围绕太湖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合力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统筹推进太湖水系环境质量提升,协调推进太湖沿线“散乱污”企业整治,协调推进长江-太湖水系连通及流域综合治理。建立太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科学完善补偿指标体系。强化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和修复,构建区域生态保护联动机制,保障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安全。

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3.3实现文旅共游——共同打造长三角绿色发展“明信片”

环太湖地区作为中国游客量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拥有青山秀水、江南古镇、非遗文化、现代都市、游乐园区等诸多旅游资源,且环太湖四市均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江南文化代表性地区。环太湖地区应加强旅游联动发展,谋划环湖慢行游线、水上文化游线、笔墨江南游线、古镇风情游线等多景点串联、多元素融合的环太湖文化旅游环。推进太湖旅游共享品牌建设,加强区域旅游市场互动,扩大环太湖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将太湖地区打造成为世界级大湖旅游目的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展示区、长三角绿色发展的明信片。

3.4谋划创新共赢——共同实现区域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苏州、无锡拥有良好创新发展基础条件,其中苏州籍、无锡籍两院院士近名,合计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在两市市域范围内,是长三角创新要素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中,联动沪宁产业走廊、G60科创走廊两大区域性的产业创新走廊,发挥苏州、无锡创新型人才、企业集聚优势,引入大科学装置,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实验平台,打造环太湖科技走廊。加快推动环太湖地区产业创新升级,积极培育长三角区域绿色创新平台,加大对国际优质创新要素的吸聚力度,串联无锡太湖新城、太湖科技园、苏州高新区、吴江太湖片区、湖州南太湖新区等创新要素集聚区。

3.5实施服务共享——共同构建太湖城市社会共享网络

作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服务一体化是重要体现。围绕“人民城市”建设目标,推进环太湖地区公共服务系统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重点推进环太湖地区基础教育、高新联盟、师资培训、医疗卫生、健康养生、体育健身等方面联动发展,推进环太湖地区社保、医保、公积金等社会福利要素互联互通,共同构建高品质、国际化的城市社会共享网络。

3.6落实设施共建——共同建设一体化发展“新基建“设施

抓住国家布局“新基建”建设的重大机遇,突出长三角一体化与环太湖绿色发展特色和优势,依托环太湖城市群发达的社会经济体系支撑,着力推进建设以5G、人工智能、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奠定环太湖绿色发展新基础。

3.7基于多方参与的环太湖发展行动方案

借鉴长三角一体化中“三省一市”沟通协商机制,设立环太湖城市联盟,形成决策、协调、执行三级运作机制,整合政府、社会、企业多方面力量,形成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环太湖城市联盟。推动环太湖地区重点地区规划共编共审、环太湖环境共保共治工程、环太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等六大行动方案。

04

苏锡协同发展

基于共建共享共治的发展策略

近年来,无锡和苏州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战略,将苏锡之间的“区域协同”作为重点内容。年初,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第七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指出要做大做强苏南硕放枢纽机场,将苏南硕放国际机场规划提升为长三角城市群国际枢纽机场,并打造空铁公综合枢纽,为苏锡地区的协作提供了战略机遇。为了抓住机遇、共同建设苏南硕放枢纽机场,促进苏锡深度协同,对无锡、苏州交界区域围绕协作发展为核心内容,展开规划设计研究,形成以生态链接、产城交融、文旅辉映、交通织补为主要内容的协同发展策略。

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4.1河湖相遇——苏锡双城间的生态链接

打造一个高颜值生态示范片区。环太湖生态网络以湿地、森林公园、郊野公园、风景区等绿地为主,构成苏锡双城良好的生态基底;通过太湖-运河-望虞河水绿廊道建立起苏锡双城的生态联系,打造贯穿双城生态、开放的水绿廊道。

塑造一个高品位的文旅长廊。依托太湖、运河,充分挖掘双城滨水区域价值,通过太湖、运河水路游线的规划,结合传统文化,串联沿线主要资源景点,打造多主题旅游线路。同时在双城现有旅游项目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植入两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挖文化精髓,以增加夜间活动策划演艺展出等方式,发展深度体验游。

构建一个环太湖绿色发展门户。在协作区太湖沿岸引入太湖研究院,融科研创新、生态安全治理、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形成环太湖生态廊道绿色发展中枢,链接环太湖及京杭运河生态廊道上的无锡太湖科技园、苏州生态科技城、北太湖风景区等功能板块,打造一个生态与城市融合发展的环太湖绿色发展门户。

4.2交通织补——苏锡双城间的设施链接

加强苏锡双城间交通织补。重点推进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互联互通,实现双城快速链接。

在城际铁路方面,双城应统筹谋划苏锡常都市快线,做好跨界地区的线位空间预留及管控。在市域铁路方面,实现无锡市域与苏州市域快线连接,无锡市域线东向借助苏州市域快线连接太仓、昆山、吴江等地,实现与上海连接线的对接。

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提出苏锡双城轨交链接方案。结合无锡、苏州两地轨道交通规划,加强双方沟通,推进无锡3号线与苏州14号线连接,成为双城城市中心区连接线。并结合双城未来交通、产业、科创等功能发展需要,谋划其他轨道交通连接方案。

城市快速路方面,推进双城快速路网衔接,实现无锡与苏州中心城区快速连通,增加双城快速路通道。无锡快速路网通过高等级公路与张家港、常熟的快速联系。城市道路交通方面,规划打通双城间的断头路,增加跨望虞河连接线,实现双城间的路网对接,形成通畅联系便利的路网体系。

图片来源//pixabay

4.3产城交融——苏锡双城间的创新链接

协作区现状发展呈现出重产轻城的现象,各级产业园区集聚,距离双城城区有一定距离,处于中心城区之间的服务洼地。吸引高端人才回乡,打造人才服务中心。立足苏锡双城科技创新基础雄厚、院士人数众多、高新企业数量多等优势,做好人才服务,发挥人才优势。植入创新服务功能,打造创新服务中心。基于先进制造产业优势,以共建创新服务研究院、共办国际产业论坛、成立产业创新联盟等方式,促进创新服务发展。以创新服务中心、空港枢纽为核心,培育苏锡双城品质高尚的创智服务带。抓住苏南空港扩容升级机遇,积极吸纳、引入临空制造的资本、先进技术等,培育临空经济,实现产业创新驱动,促进现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科技创新、技术交易等功能,形成临空制造组团,以沪宁线为动脉,联动周边产业组团,共同打造沪宁创智产业走廊。

4.4文绿辉映——苏锡双城间的文化链接

以望虞河、伯渎港-西塘河为骨架,打造苏锡双城文绿相辉的十字廊道。充分发挥望虞河的生态功能,联通太湖和长江,打造一条生态净水通道;融入创新、休闲、郊野三大主题功能,打造一条公共活力廊道,西段以协作区核心区为依托,发展创新生态功能,中段以漕湖鹅湖为依托,发展生态休闲功能,东段以田园为本底,发展郊野观光功能,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同时,创造社会经济价值。依托伯渎港-西塘河,链接无锡和苏州古城,联动吴文化发源地,激活传统文化,打造一条城史共荣的历史文化廊道。以古城、生态、文化三大主题功能为支撑,划分文化廊道为无锡、苏州古城文旅段、泰伯文化引领的文化传承段以及以虎丘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段。

4.5基于协同发展的苏锡双城链接实施方案

建立苏锡双城层面的协同重点项目库,以综合交通、生态文旅、产城融合三大行动为抓手,并形成实施项目一览表。谋划综合交通畅联行动,轨道交通上对接3条轨道线路,道路交通上,规划10条线路对接方案,增加跨望虞河通道,实现无锡新吴区与苏州相城区、苏相合作区的快速联系。推进生态文旅协作行动,在望虞河层面,建立望虞河拓宽疏浚、大堤加固、文化街区等生态、文化项目。在伯渎港-西塘河层面,建立梅里古都、大坊桥艺术村落、春申湖文化公园等文化项目。在京杭运河层面,建立文化创意水岸、文化公园、创智研发中心等文化创意项目。加快产城融合发展行动,以临空服务区、协作核心区、相城副中心片区、绿色发展门户等为重点实施片区,重点策划提升片区形象、功能的项目,植入服务功能,实现协作区的产城融合发展。

结语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下,苏州、无锡双城之间的交流会进一步加强,通过高效率的综合交通、高品质的文旅联动、高质量的产城融合、高标准的生态保护等重大策略,打造高规格的苏锡协同发展示范区。在进一步促进苏锡双城协同发展的同时,引领环太湖城市群联动发展,打造长三角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区域一体化发展贡献“苏锡”经验。于此同时,在中国影响力日益扩大的全球化发展格局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经验,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推广开来,成为构建世界级城市群的中国方案。

项目档案

ProjectArchives

项目名称:《苏南硕放机场周边地区(无锡—苏州)协同发展概念规划》

编制单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委托方: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项目成员:张光远、王晓宇、王进、王胤淇、童黄英、焉赛赛、陈晓君、茆静。

项目概述:《苏南硕放机场周边地区(无锡—苏州)协同发展概念规划》为我院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系列项目之一,研究范围包括环太湖区域与苏锡常城市群,规划范围约平方公里。本项目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中,围绕区域重大交通枢纽共建共享,探索生态、交通、产业(创新)、服务等领域的协同发展路径,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苏锡”经验。

参考文献

[1]《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2]范朝礼等.略论都市圈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江苏省三大城市圈发展研讨会暨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第二次会员大会论文[C],徐州:1111

[3]孙亚男.新常态下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A].当代经济管理,(10):65-68

[4]李子联.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路径[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1):26-32

[5]王世文、王诚晨.关于苏州高起点接轨上海发展的思考[J].唯实,(9)

[6]赵红军、刘艳苹、淘欣洁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A].科学发展,(6):54-61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