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史记古代江苏有哪些自由行路线
2023/4/4 来源:不详元旦、春节渐行渐近,不少人开始制定短途甚至长途旅行计划。在舟车不便的古代,普通民众大多就近在城郊等处旅游玩耍,但也有一些名人堪称“旅游达人”,常因工作等原因做长途旅行。如冒辟疆自称“忆昔童年便壮游,间关吴楚蜀之麓”,“江右三大家”之一的蒋士铨年少时在父亲带领下“偕游燕、赵、秦、魏、齐、梁、吴、楚间”,更不用说“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的徐霞客。那么,具体到江苏,古代“旅游达人”又在这片土地上走出了哪些经典旅游路线呢?
大运河旅游线的水上传奇
江苏各地名胜古迹甚多,吸引不少人前往观光。即便是在古代,有些景点也是经典打卡地。如镇江金山寺、无锡惠山普利院、扬州大明寺、南京鸡鸣寺等寺观之属;苏州灵岩山、虎丘山,南京钟山等名山胜地。至于古迹遗址,江苏更是不缺。范成大曾作《馆娃宫赋》,吴馆娃宫在灵岩山上,是一处古遗址;南京有石头城,是三国遗址,杨万里咏:万里长江天上来,石头却欲打江回;扬州还有隋宫、欧阳修修建的平山堂等。
这些自然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观光客。
今天的人们要到这些地方游玩,家近的或步行或坐车,家远的可能会选择坐高铁,或开车走高速公路,而古人呢,他们常常选择走水路。京杭大运河是一条高频率出行要道。
明代文坛盟主王世贞是一位旅游达人。万历二年(年),他被任命为太仆寺卿,需要从家乡太仓赶往北京。对于这一段路程,他曾表示,“水道三千七百里,自吾过舞象而还往者十二,而水居其八。”“舞象”指男子的15-20岁。王世贞年少时就往返于太仓与北京之间,他一直希望能把路上所见画下来,这一次他约了画家张复记录旅途见闻。根据张复的《水程图》记录,我们发现尽管王世贞从沿江的太仓出发,但没有选择就近走长江水路,而是绕道苏州,从苏州经运河抵达镇江、扬州,再至苏北黄河大运河交汇处,经山东到达北京。《水程图》记载了王世贞眼中的苏州枫桥、扬州邵伯、淮安移风闸、淮安漂母祠、清江浦闸等风景,成为大运河路线游的珍贵视觉资料。
有时候,长途跋涉只走一小段运河线,根据王世贞的《适晋纪行》,他在隆庆四年(年)从太仓去山西,一路经过阊门、浒墅关、无锡、常州、丹阳、镇江、金山焦山,然后在瓜洲登陆,通过仪征、六合进入滁州清流关。这一段路,在苏南走的便是运河路线。
由于地理原因,江苏的旅行者常常不能完整走完江苏整段大运河,而清初的浙江人谈迁却做到了这一点。癸巳年(年),谈迁开启了北上之旅,初夏从嘉兴进入吴江,一路见证了吴江、苏州、无锡、常州、丹阳、丹徒、镇江、扬州、淮安、宿迁、泗阳、徐州的城乡景象,在他的文字中,一些市镇如吴江平望镇、常州奔牛镇得到较多的展现。谈迁在苏州购买书籍时感受到苏州的文化繁荣,也认为常州城市壮丽,淮安商业鼎盛。在镇江登上芙蓉楼,觉得仿佛穿越到六朝,对扬州更是称赞有加。但同时他也亲身感受到淮河两岸的南北方差距,还认为一些景点如镇江金山名不副实,有欺人之嫌。
清代孙嘉淦的旅程又和谈迁相反,他从北京出发,一路南游,为此撰写出《南游记》。从《南游记》的描述来看,孙嘉淦走的也是运河路线,他在江苏的第一站是邳州,在邳州追忆张良、曹操的故事,又南走经过泗阳、淮安、宝应、高邮,流连于江北“草长成茵,麦秀成浪,花剩余红,树凝浓绿”的秀丽风光,在扬州城寻访隋宫、迷楼、二十四桥、琼花观,却发现只存故址,有些怅然失落。孙嘉淦的运河旅程多出了泰州一站,从泰州折转到瓜洲,才重新回到大运河路线中,在感受苏南风光秀丽之时,也指出社会风俗奢靡,百姓赋税太重。
规模浩大的康熙、乾隆南巡走的也是大运河城市路线,但也会有一些“插曲”,如康熙从浙江北返时去了南京,而南京并非大运河城市。
乾隆南巡图(局部)
长江旅游路线的惊涛骇浪
长江旅游路线也是重要旅游路线,对于沿江地区的旅行者,更是会选择这一路线。徐霞客在《溯江纪源》里表示“余邑正当大江入海之冲”,因此徐霞客出行除了选择从江阴折转无锡走大运河外,有时也会直接从江阴段长江出发。据考证,万历四十六年(年),他就从江阴溯流而上,游览庐山、景德镇、黄山等。
今天的人们更看重徐霞客在西南地区的旅行,比如很多著作会着重讲述徐霞客对喀斯特地貌的记载。但实际上徐霞客也非常重视家乡一带的“周边游”。据考证,徐霞客曾于万历四十二年(年)经长江而游镇江、扬州、南京。根据《徐霞客墓志铭》等资料描述及相关考证推断,徐霞客的足迹遍及夫子庙、秦淮河、石头城、鸡鸣寺、玄武湖、紫金山、燕子矶、金山、焦山、二十四桥、三十六曲浊河等。
根据冒襄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记载,他与董小宛之间的故事也常常发生在旅途中的江面上。辛巳年(年),董小宛从苏州出发去南京找冒襄,走的是长江水路,江上遇见盗贼,将船只掩藏在芦苇下避过一难,最终行到三山门、桃叶渡见到对方。此时冒襄之父正好从湖南回乡,冒襄便从栖霞龙潭随父回如皋,从《影梅庵忆语》内容可见,至少南京至镇江一段,走的是长江路线。
清代中叶的苏州人沈复也热衷旅游,其代表作《浮生六记》中大约四分之一篇幅讲的是自己的旅游生活。从《浮生六记》中可见,沈复去镇江、扬州等地走的是大运河路线,而去岭南则是长江路线,在江上见到小孤山、滕王阁等景致。沈复最奇特的“江上游”路线是从太仓去崇明永泰沙(今启东境),沈复为此感叹是“真生平无拘之快游也”。
以长江为通道的旅游路线方式存在明显不足,袁中道在《前泛凫记》中表示:“舟之在大江也,虽汪洋可观,而其惊怖亦自不少,故乐少而苦多,惟若练若带之溪,有澄湛之趣,而无风涛之险。”这就说明在较窄的河流旅行比通过宽阔的长江出行更安全,徐霞客也在其游记中也表达了长江旅游路线的相对不便,所以在旅途中,较窄的大运河比长江更受欢迎。
戴进《长江万里图》(局部)
更多旅游路线的百花齐放
除了通过大运河、长江进行跨省的长途跋涉外,江苏省内的其他短途游也很常见。明代出现了各种关于旅程交通的图书,如《一统路程图记》、《士商类要》、《寰宇通衢》等,诸多路线在书中有记载。当时的省内旅游路线有“南京—淮安—邳州—沛县线”、“南京—淮安—海州线”、“南京—江浦—滁州线”、“南京—江宁—当涂线”、“扬州—泰州—南通—苏州线”、“扬州—阜宁线”、“高淳—溧阳—宜兴—无锡线”、“松江—嘉定—太仓—昆山—苏州线”等等。这里有些地方现在不归属江苏管辖。
明代江苏的交通网络已十分丰富,短途游也很常见。比如徐霞客的母亲为了支持儿子的旅游事业,曾和徐霞客一起从江阴至宜兴短途游览。沈复曾从无锡去靖江,过江路线在江阴黄田港一带。
江苏文人中热衷短途游的典型人物可能要数清代中期的常州诗人黄景仁。黄景仁长期在江浙皖一带旅游,如乾隆三十九年(年)春游扬州,夏天回常州,秋天又去了南京参加考试,冬天又至常熟虞山。黄景仁的旅程大大丰富了江苏旅游路线案例。
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也有很多的旅途经历,如顺治八年(年)初从家乡抵达南京,秋天又从南京出发去淮安,第二年又从淮安返回苏州。孝陵、清江浦、王家营、太湖、金山、燕子矶等等都是顾炎武留下作品的地方。也正是这些旅程,才成就了顾炎武《肈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地理著作的完成。
《清国漂流图》中的扬州郊外
总体而言,在传统年代,江南城市与大运河沿线城市更容易成为旅游路线中的一环,沿海与苏北一带的旅游路线偏少。而在清代中后期却有两次日本人的旅程,其路线与江北和沿海地区相关。
嘉庆十九年(年),日本“长久丸”号商船在琉球国遭遇风浪,26名船员漂至海门沿海,被渔船救起,送至海门官府。因为浙江乍浦常有船只前往日本,于是官府安排他们从乍浦回国。日本方面在事后把这一经历绘成《清国漂流图》,根据上面记载,26人于当年十月三日从海门出发,一路经过南通、如皋、泰州、扬州,然后从扬州过江,一条通扬线旅程路线得以展现。在年,日人曾根俊虎从上海开始出游,一路经过太仓、常熟、南通、如皋、泰州、兴化、阜宁、涟水、沭阳、连云港、赣榆等地,大致走出了一条沿海旅游路线。相关旅程记录于《北中国纪行后编》。由于古时候江苏沿海地区开发较晚,这样的沿海旅游记录并不常见。
古时候的长途跋涉是一件困难甚至充满危险的事。自然灾害、中途生病、路遇劫匪、夜宿黑店……一路磨难层不不穷。顾炎武在淮安王家营为盘缠缺乏感叹,沈复在江阴为难以过江而发愁,董小宛在燕子矶被风浪所阻,徐霞客在旅途与歹徒搏斗……但正是他们勇往直前的精神,才让千百年后的我们在故纸堆中瞻仰着他们的灿烂历程。
特约撰稿黄浪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