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天游谁得知中

2023/2/11 来源:不详

白癜风会不会扩散 http://m.39.net/pf/a_4590397.html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明代绘画大师、书法家、文学家、医学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沈周出身富裕的书香绘画世家,少时师从陈宽学习诗文,青年时期师从伯父沈贞,还有刘珏、杜琼、赵同鲁等人学习绘画。其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从未应科举征聘,始终过着田园隐居生活。

沈周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他师法元四家,并上溯董源、巨然,同时旁涉南宋院体画和浙派等,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上集回顾:心与天游谁得知(上)

03

访胜纪游

明代文人对行旅有着浓厚兴趣,或借任官之便,或专程探访,力求遍访天下名山大川,有的以此为人生最大的爱好,称自己有“游癖”;有的甚至以此为人生志业,最为著名的就是徐霞客了,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徐霞客游记》。

·明沈周《柳荫坐钓图》轴(局部)。故宫博物院

这种行旅文化带来的一个结果便是游记文学的兴起与风靡,不仅文人诗文集中的游览之作多了起来,有人甚至单以自己的游记结集成书并刊行于世,明代文人对于旅游的热爱可见一斑。这股爱好旅游的文化热潮在16世纪之后开始兴盛,而在沈周生活的15世纪中后期,还不是特别热烈,尚处在萌而待发之态。

·明沈周《西山雨观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

除了离城较近的虎丘,苏州城西约三十里外有连绵的群山矗立在城区与太湖之间,包括了灵岩、天平、支硎、天池、阳山等。更远些的西南方,临近太湖边还有邓尉和穹隆,往往被合称为“吴西诸山”或“西山”。此外还有苏州城西南石湖畔的上方、横山、尧峰,以及太湖中的洞庭东西山,全都属于吴县境内,是苏州文人们寻访山林最主要的去处。

·苏州城以西诸山位置示意。

沈周一生游历踪迹有限,以他的家乡苏州为中心,所至最西和最北不过是当时的留都南京,而向东南方一生中有两次杭州之行,其中一次南抵闽浙边界的天台山。除了这次天台之行,沈周一生不曾跨出三吴地界,所有行旅往来都在江南水乡乐土之内。

其中原因,一方面跟沈周终身不仕有关,不能借任官而得“宦游”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跟时代的风气有关,此时还不像晚明时那样,将旅游看作一件“名高”之事,旅游被很多文人视作不入流的末事,而非正业。

·明沈周《千人石夜游图》。辽宁省博物馆

沈周所开创的明代吴派纪游图,其内容多是文人士大夫游览名胜,或行或坐于山水之间,有童仆随行侍奉,遇到有寺院之处,往往有僧人接待,见不到一般民众的活动。这实则是一种旅游活动的私人记录,犹如今天人们旅行时所发的朋友圈或短视频。

·明沈周《虎丘十二景图》册之《千人石》。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现在所能见到的沈周关于西山的画作,最为可观的要数他在六十岁时所作的《西山纪游图》,虽然这幅图被后人题为“纪游”,但其实并非是某次游览西山后的纪实之作,而是综合了他历次游览西山经验,凭借想象所画的。

·明沈周《西山纪游图》卷。上海博物馆

沈周在跋文中说自己一生足迹有限,不能遍访天下名山,故而流连于苏州西山,以满足自己“好游未足之心”。

·明沈周《虎丘恋别图》。无锡市博物馆

沈周两次出游杭州,均是与友人结伴而行。一次在成化七年()二月,时年四十五岁的沈周与师辈刘珏、好友史鉴及弟沈召相约游杭州。月初启程,四日舟行至吴江,在史鉴家住宿两日,六日再启程。几人到达杭州以后,借宿于佛寺僧房。之后约半个月的时间里,大家一起遍游西湖山水,寻访杭城内外古迹寺观。直至二月二十三日,一行人才离杭返苏,结束这次近二十天的杭州之旅。

·明沈周《两江名胜图》册之《杭州下天竺寺图》。上海博物馆

对沈周而言,此次杭州之行不仅仅放松了心情、滋养了诗思和画艺,还保存了他与师长刘珏、弟弟沈召之间的特殊感情的记忆。就在次年二月八日,刘珏便因病去世,不到半年后的七月十三日,弟弟沈召也相继病故。因此,前一年的杭州之游中留下的诗画或许已成为沈周此后怀念逝去师友亲人的最好慰藉。

·明沈周《落花诗意图》。南京博物馆

沈周的第二次杭州之行已是十四年之后,此时他年近耳顺,已非壮年。这一次同行的依然是好友史鉴,还有一位与史鉴为吴江同乡的汝泰。三人于春末夏初出行,先是在北山宿于飞来峰,为寺僧绘制了《冷泉亭图》,又到南山虎跑一带,后住宿于友人刘英的竹东别墅,立夏后方启程返苏。现存于浙江省博物馆的《湖山佳趣图》便是沈周在此次游览杭州的第二年,回忆旅行中所见山水而创作的。

·明沈周《湖山佳趣图》卷(局部)。浙江省博物馆

与第一次杭州之行不同的是,沈周结束这次旅行后,很快又去了一趟浙中,沿着富春江一带漫游。弘治八年(),六十九岁的沈周在《浙中揽胜图》的长卷题跋里有过回忆。沈周在富春江上领略了黄公望隐居过的青山绿水,又赴建德登严子陵钓台,还去了天台山访问隋代名刹国清寺,此行可谓悦目赏心,收获颇丰。这可能是沈周一生中步履最远的一次出行了。

·明沈周《春云叠嶂图》轴。故宫博物院

沈周曾在《富春山居图》以及自己仿本的跋文中都提及过,自己曾收藏过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可惜某次请人题跋时被侵吞变卖,而沈周又没有钱财再次买回,使他叹息不已。在作于成化二十三年()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可以看到,沈周对黄氏画作崇敬不已、爱不释手,称其“天设地造”、“笔迹墨华,当与巨然乱真”。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凭借着对原画的记忆,或许还有以前留下的临本,沈周绘制了一幅与原作在构图上几乎没有差异的仿本,原作的一山一树、云水洲渚无不跟原画一一对应,仅在卷尾处添加了一段平台、陂岸和山路,且加上了沈周自己惯用的浅绛设色。

·明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故宫博物院

沈周一生性情豁达率意,既不为科场仕途所累,也不苦心钻营治国平天下的大道,而是寄意于诗画、畅游于山林。这种洒脱的隐逸人生成为此后许多文人羡慕与追访的对象,而他从浅游的经历中得来的山水诗画,也可视为明代后期大兴的旅游热潮的先声。

04

居家卧游

“卧游”指不出家门,便可于四壁的画中游览山水。而沈周的《卧游》册却不限于山水题材,花鸟果蔬甚至昆虫都进入了他的视野,成为游目寄情、澄怀观道的对象。

在晚年所作的《卧游》册中,沈周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宗炳“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这一山水画思想源头的理解。

·明沈周《卧游图》册。故宫博物院

沈周所说的“宗炳四壁揭山水”的故事在《宋书·宗炳传》中有记载: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明沈周《卧游》册题跋。故宫博物院

南朝宋画家宗炳将自己游历的山川绘制在墙壁上,又将这壁上山水当作真山真水来畅想,所以有“卧游”之谓。沈周则将此精神进一步发挥,手捧画册卧于床上翻阅,更合“卧游”之意。

·明沈周《卧游》册之《江山坐话》。故宫博物院

·明沈周《卧游》册之《秋山读书》。故宫博物院

沈周一生游历于山水丘壑之间,行迹虽不算壮阔,但由于他对古人画作的深入学习,加之以造化为师的精神,早已使得足迹踏遍的一草一木、一峰一石融汇于胸中。

·明沈周《卧游》册。故宫博物院

沈周的纪游图和实景山水更是直接影响了此后的画家,从吴门后辈文徵明、钱穀、陆治等人将吴中山水传写于世,再到明末清初石涛和新安画派为黄山传神,金陵画家为城市图咏,无不得益于沈周为山水写真的开拓和创造。

·明沈周《卧游》册之《墨笔秋景山水》。故宫博物院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沈周六记》杨志波秦晓磊

《“石田大穰——吴门画派之沈周”特展》苏州博物馆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苏州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吴中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ToBeContinued-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3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