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塔庄七都坪街看街

2023/1/14 来源:不详

盖百霖遮盖液 http://m.39.net/disease/a_6100089.html

这些年,我走过许多乡村古街,对闽清县塔庄镇坪街印象深刻。因为坪街一村有三街,街里面还有“六巷七墩堡”特色古代建筑。

庚子年立夏时节,走进坪街,一睹她的风采。车过七都大桥,到达坪街前街。一眼望见一棵多年的大榕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大树外径2米以上,两人合抱不着。大榕树下竖立着一块石碑,镌刻着“坪街渡口”。旁边有一条四米宽的石梯台阶通向溪边码头,台阶上的鹅卵石头被摩擦得十分光滑。可以看出,尽管岁月沉淀,这些石阶依然光滑发亮。河中的百米石磴,流水潺潺,鱼儿悠悠,清澈见底。不远处的八角楼香烟缕缕,三三两两的游客选择初一十五来到庙宇,烧香拜佛,图个吉利。一路走,一路看,不禁让我想起昔日坪街的繁荣胜景。

坪街村位于闽清东南隅,古称七都。站在前街高处,环视四周,坪街三面靠山,西面倚溪,七都架横卧南边。古时一条走马小道穿架而过,是闽清县八都九都和永泰西向往返福州的必经陆路。而坪溪河面宽阔,河道趋缓,流水平静。它是闽清县母亲河——梅溪上游的最后一个船运码头。当年这条重要的航道,鼠船穿梭往来,下行往福州方向多运木材、毛竹等山货。上行返程坪街多带食盐、食糖和布匹等。每当暮色黄昏,坪街码头,“甲哥”号子高亢,或起货,或装船,人声沸腾,一片繁忙,是闽清永泰两地重要的货运中转站和集散地。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坪街水路陆地两栖交通发达,舟来人往十分热闹。不少外乡人迁居至此经商,并且沿溪修建船坞码头,依路搭架商铺,弯曲有序,十里长街,热闹不凡。而取坪和街为村名。从(《闽清县志》民国版)证实:“梅邑(闽清古称)造21条街,坪街名列其中。并且是溯梅溪而上的最后一条古街。”可见,当时坪街在全县众多街区中的贸易地位不一般。

听陪同的坪街村文物管理主任陈平泰说,坪街街区从七都桥头为起点,乃至坪街濂溪岸边,依次分为前街、中街和后街。每条街区直线距离不过二三百米,街区全长多米。

当时,乡人对三条街区的经营项目分门别类统一集中管理。如前街靠近码头,适宜做货场和仓库,中街是客栈服务业,而后街人来人往多,均以商铺店面为主。

来到中街,过往的客栈荡然不见,现在变成了坪街主街和村民活动中心,更为热闹喧哗。一条七八米宽的街道两边,商铺林立,新旧不齐,有清式土木瓦房,也有现代砖混建筑,楼高三四层,一层大多数临街店,面积一二十平方米,背后是厨房,二三层一般卧室居住起睡。街道两旁,还有杂货店,食品店,服装店,亦有猪肉铺,菜市摊,农具坊,它们让老街与众人生活息息相关,彼此相依。然而,老街也有枯木逢春,年9月20-22日,福州市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设在坪街。昔日中街成为农产品集散中心。家商铺街摊入驻街中,街道两边摆满大米、玉米、大豆、香菇和锄头、木桶以及茶口粉干、闽清糟菜、闽清橄榄等“闽清三宝”等农产品。连闽清十大风味小吃悉数亮相,有煮粉干、烤羊肉串、卖芋头糕的,吃的、喝的、用的,众多商品琳琅满目,眼花缭乱。人流、物流络绎不绝,让坪街人赚足了一把,出尽了风头,提高了名气,堪称“史无前例”。

继续行走中街道上,鞋底略显光滑舒畅,低头一看,发现这里街道都是横向铺设长条石板,与别的地方竖直铺设,显得与众不同。陈平泰认真地为对我说。唐末时期,传说坪街出过一位娇艳柔媚、秾丽丰肥的美貌女子。被皇帝入选进宫,深得宠爱,皇帝应她所求,拨出千银,在坪街铺设长条石板。为有别它处,特用横向铺设,显示其高端气派。

走着走着,走入街边的一条黄氏街巷,小径通幽,后面建有成片民居,村民们进进出出,行动自由。陈平泰告诉我,古时,坪街三条街有六个大街巷,分别代表着黄氏、翁氏、俞氏、陈氏、张氏和庄氏六大姓氏族人聚居地。最早迁至坪街的是唐末时期,虎丘黄氏始祖黄墩。据说,黄墩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得罪贵族,只好弃官而归,选择隐藏于坪街村的深山老林之中谋生后,发家致富。随后,坪街慢慢出名,相继有翁氏等五姓始祖迁居坪街中的前街和后街谋生,这些族姓以三个街道为中心,坊巷为通道,向后开拓,建成片民房族居。形成巷陌,街巷相连,巷居相通,并以姓氏冠名,统称为“六巷”。一千一百多年来。六姓族人虽然各自聚集而居,都能和睦相处,遵纪守法,相交相往,勤俭持家,繁衍子孙,人丁兴旺。目前,坪街村户,多个居民中,黄姓族人已达户多人,建造房子38座,占总人口40%。其次翁姓人口占21.5%,再次俞姓人口占11%,张姓和陈姓各占9.5%,最少庄姓也占8.5%左右。

更有特色的是,这些街巷背

后的各个族人聚居地的民房前面,建有一座城堡。当地人称“墩堡”。现在,这里的墩堡,有的残垣断壁,有的只留下遗址,堡内长满许多野草,一阵微风,摇曳生姿。但仔细琢磨,可以勾勒出当年的雄姿风貌。一个小山村,竟然建有这么多的墩堡?陈平泰主任的一番释惑,让我心里豁然开朗。

明末时期,坪街富甲一方,各声在外,引起盗匪觊觎的一块肥肉。各族长出于保护本族的利益,共同商定由本族筹资建造墩堡来设防。遂以黄、翁、俞、陈、张、庄和后来入户的杨姓等七个族人群居地为单位,各自建造一座墩堡,俗称“七墩堡”。

虽然一座座旧墩堡破烂不堪,但建造相当讲究科学设防。七座墩堡三面对着平坦的洋田,视野开阔,从里堡可以监视到街区民房,一目了然。而且背面临溪,滔滔河水犹如一道天然屏障,保护墩堡免于背后受敌。且各家墩堡距离自己的坊巷聚族地仅一二百米,一旦发现匪情,堡里会立即发出敲锣警报,让街坊百姓和商户迅速转移进堡内,免受匪盗抢劫。

细看墩堡,可谓精工细作,每座墩堡占地约有平方米,城墙三层,高达8.3米,仅石砌部分有6米。正大门高度和宽度为2×2米,2个边门2×1米,门框青石压墙,铁皮包门,火烧不着。墩堡城墙厚达2米,墙体内的白灰石料混合浇注,凝固如石,水淹不烂。整座墩堡外形状似北斗模样,第三层没有一个瞭望哨,倚墙而望。7个堡眼长方形,外窄内宽,这样的设计是让里堡的人能观察到外面情况,而又能防止外人向堡内攻击伤人。且七个堡眼互为犄角,与堡对峙,互相掩护,这样可以有效地联手防范兵匪进攻。

走过前街与中街,履步跚跚,来到后街,驻足“七都乡约所”门前,赏读大门一副门联,“七都乡约悠长久,九闾黎民敦厚风”。联中“七都”是元代闽清划区的地名,范围是现在的坪街周边几个村庄。而“九闾”则指现塔庄镇所属的坪街、坪洋、秀洋、秀环、玉台、下庄、莲宅、黎家、斜洋的村庄。乡联贴在乡约所,它蕴含着先人们希望所内各闾族姓百姓遵纪守法、团结互助,敦亲睦族,保持着一种淳朴民风、同甘共苦、耕读祖业、传承后代。对于“七都乡约所”所设,(《闽清县志》民用版)中有一处记载,“乡约所在七都坪街”清道光年间(-)道岁贡林炳冈书“乡约所”门上,以为鼓励。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乡约所”设在坪街,为维护乡民利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所以,才有名联镌刻“乡约所”大门,特为表彰。

据村书记叙,坪街“七都乡约所”的前身是一处专门供奉“东岳泰山齐天仁圣大帝”的神灵庙宇。名曰:“安泰宫”。明朝永乐年间(年)增设为“七都乡约所”,至今已有多年历史。现在庙宇座落地点也是保留当年坪街后街的原址不变。街道正好从庙前横穿而过,方便百姓进香朝拜。

后来,乡人为了演戏娱神,在庙宇的正对面,即街道的另一边搭建起一座戏台,这样庙宇与戏台分布街道两边。演戏时,乡人自带凳子,坐在街道中间,一边看戏,一边乘凉,谈笑风声。

但人们觉得戏台与庙分别两边,有点不敬神明。于是乡人们集资把庙宇、戏台和街道连成一体,并且在庙宇和戏台的旁边墙体各设一个侧门,也叫“街门”。平时“街门”洞开,行人来往其间。不仅不影响交通,还可遮风挡雨,歇凉休息。不意间,一座建筑兼具庙宇、剧场和凉亭的作用功能,在古代和现代倒也是别具一格。陈平泰说,当时,乡人们把“乡约所”设在“安泰宫”,它的目的要告诉人们,“乡约所”是个神圣的地方,有着神灵的庇护,乡人不得随意侵犯。

封建时代的乡村,普通百姓离官府很远,而宗族则时时刻刻在眼前。因此,不少百姓只知有族规家法,而不知国法。而“乡约规条”则弥补了这一空白。它把族规和国法两者合而为一。据陈平泰主任介绍,从《七都乡约所》记事内容来看,主要倡导推行“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项乡约内容。从乡约所管理事务的范围看,有“兴修水利,助力农耕,修桥铺路,学堂教育”,同时也可以处理一些诸如户婚、田土、斗殴等民事行为,至于诈伪、人命相关的重大刑事案件,则需要报官处理。这样,通过民间互助互劝,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总之,从“安泰宫”到“乡约所”,再从“乡约所”的内涵职责到外延社会效果来看,它是坪街历史上文明社会进步的。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同样能为当年的社会提供安定和谐的环境。“民风正,则社稷安。”因此,也就更凸显出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亦可为今天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借鉴作用。

青山隐隐,霞色蔼蔼。走出村口,蓦然间回眸,一抹夕阳挂在大榕树上,晶莹透绿,映红坪溪,闪光发亮。我想坪街之美,不仅有山光水色,风情万种,还在于其历史的根与魂的传承,香与火的延续,古代历史与现代文明的交集与融合发展。

文作者:陈其彬

来源:梅城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2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