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唐诗宋词天地

2022/12/31 来源:不详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得呀得郎有心,得呀得妹有情,就好像两角菱从来不分离呀,我俩一条心……

耳畔飘来这首曲调优美、活泼欢快的民歌《采红菱》,又到了青灵灵或红殷殷的菱角采摘收获的季节,不由想起家乡菱角那清甜糯香、风韵十足的滋味。

初秋开始结角成熟,可多次采收,直到老秋,故民谚云:“清明种菱,立秋收嫩菱,秋分霜降收老菱。”菱角果实为坚果,垂生于密叶之下的水中,须全株拿起来倒翻,才可看见采摘,又称“水中落花生”。

菱角的种植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菱叶、菱蔓的碧绿青灵,水乡的迷人风情,令古代文人雅士们纷纷咏诗赞美。

唐代诗人杜甫在长诗《渼陂行》有句:

沈竿续蔓深莫测,菱叶荷花静如拭。

在深邃的渼陂湖中,清凌凌的菱叶漂浮在如镜的湖面上,像莲一样植污泥中而不染半点污秽。

北宋诗人梅尧臣在《采菱》诗中写道:

紫角菱实肥,青铜菱叶老。

孤根未能定,不及寒塘草。

这是深秋之季,紫菱老熟,菱叶黄绿,虽是一片肃杀景象,却是菱实最为肥美养人之时。

清初文学家王渔洋作《真州绝句》云: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则描绘了菱塘纵横交错、渔舍疏落其间的水乡风景。而在清人阮元的笔下,一幅江南菱乡风情画更让我们陶醉其中: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吴兴杂诗》

从诗中也了解到菱角以深水为宜的种植特点。

古风里最美的,当属采菱诗。

秋日心容与,涉水望碧莲。

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

这是南朝文学家江淹《采菱曲》里的句子,他说采菱可以缓解忧愁,其实应是袅袅不绝的菱歌让人淡忘了心中忧伤。

妾家五湖口,采菱五湖侧。

玉面不关妆,双眉本翠色。

日斜天欲暮,风生浪未息。

宛在水中央,空作两相忆。

这是南朝诗人费昶的《采菱曲》,写的是水乡妇人素面临水采菱的辛劳;

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

唱时一声新水调,谩人道是采菱歌。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看采菱》,写出了菱乡优美的风景、淳朴的风情;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这是诗仙李白《秋浦歌》里的句子,写的是夜色里的江南水乡,两情缱绻的青年男女踏歌采菱的情景。

当然,采菱歌里也有童唱悠悠,童趣盎然:

泛舟采菱叶,过摘芙蓉花。

扣楫命童侣,齐声采莲歌。

东湖扶菰童,西湖采菱芰。

不持歌作乐,为持解愁思。

这是北宋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中两首《采莲童曲》。

南宋理学家朱熹一首《采菱舟》动静结合,写得那么美妙:

湖平秋水碧,桂棹木兰舟。

一曲菱歌晚,惊飞欲下鸥。

采菱,更是男女青年唱和对歌,表达心中无限情思的形式。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他的《采菱行》里,记述了少女们采菱时笑语盈盈、嬉戏开怀的胜景: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绿岸扣舷归。

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姑娘们争先恐后采菱,欢歌笑语荡漾于蓼花菱蔓间,这一曲曲无遮无拦的美妙歌声是否打动了岸边观看的情郎呢?

在明人张元凯的《采菱词》里,对男女情爱表达得更加大胆直露,细腻逼真:

菱角何纤纤,菱叶何田田。

鸳鸯与厓騑,对对浮清川。

采菱白晢郎,荡桨后复前。

偶逢西家妹,隔浦来采莲。

娇容入花乱,素腕随荇牵。

要住语绸缪,风动裙带偏。

采采忘采角,但采叶在船。

赠我双莲子,庶几不空还。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在采菱的妙曼歌曲里,袅袅升起的思乡之情也是诗人们所表达的情愫之一。

南土秋虽半,东湖草未黄。

聊乘风日好,来泛芰荷香。

兰棹无劳速,菱歌不厌长。

忽怀京洛去,难与共清光。

——《东湖临泛饯王司马》

这是唐代诗人张九龄与友人泛舟东湖,为其作的饯行诗,前半部分都是描写东湖的风景,是啊,故乡虽好,菱歌再美,我们也要就此别过,一缕淡淡的如轻烟似的乡愁不由在心中升起。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这是唐人温庭筠的《南湖》,菱角则成了故乡的一个特定符号。

湖南风信起,湖北浪花多。

欲唱采莲曲,翻成采菱歌。

采菱歌断汀洲暮,何处却寻归去路。

谁摇兰艇笑相迎,灯火遥生白摐渡。

——《题采菱图》

这是明代书画家王璲写的一首题画诗,采菱歌则成了乡情最美的乐曲。

菱角是饱腹颐养之美食,它与莲藕、荸荠、芡实(鸡头米),并称“水中四珍”;菱角又和栗子、莲藕被称为“秋三宝”。

古时多以菱实代粮,南朝梁人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说:“菱实皆取火燔以为粒粮,今多蒸暴食之。”宋代诗人杨万里喜食菱米,他在《食菱》一诗中写道:

鸡头吾弟藕吾兄,头角崭然也不争。

白璧中藏烟水晦,红裳左祖雪花明。

诗人把菱角和莲藕称为“兄弟”,那种如烟水似雪花的色气令他迷恋不已。清初诗人沈朝初的咏菱小调《忆江南》云:

苏州好,湖面半菱窠。

绿蒂戈窑长荡美,中秋沙角虎丘多,滋味赛蘋婆。

竟把菱角的味道与当时一种类似苹果的果品相媲美,这应是秋初时采摘的嫩菱,那种鲜灵灵、脆生生、甜丝丝的滋味沁入心脾。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

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元·赵孟《仙吕·后庭花》

想那菱叶青青,菱角尖尖,菱歌袅袅,不由让我艳羡起来,神往起来了。

-作者-

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27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