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姑苏,推荐几道季节时令美食

2025/3/12 来源:不详

年的姑苏,

是一座浸润在文化里的古城。

古宅小巷的静谧时光、

曼妙水袖的万缕柔肠、

绵长运河的典雅古韵,

无不诠释着江南文化的诗意与灵动。

而这般独属江南的清雅别致,也显见于枕河人家的口腹之道。苏州人讲究不时不食,尝的是新鲜、品的是情怀,其间是热腾腾的美味,更是对自然韵律的尊崇,对江南文化的沿袭。

尝鲜无不道春笋

春笋定是春天不可缺的味道。“腌”至入味的鲜肉、清香脆嫩的春笋、再加上百叶结等鲜美食材一同小火炖煮,待到煮沸后的汤在锅子里“笃笃”地冒着气泡发出声响,一锅热气腾腾腌笃鲜就做好了。鲜到骨子里的汤,暖胃又暖心。

油焖春笋也是苏州人的心头好。金白元是虎丘街道桐星社区的一名老苏州,做得一手地道苏帮菜,油焖春笋更是他的拿手好菜。

由根部到顶端划一刀后,沿着划开的缝隙用手一掰,一层层笋衣就下来了。把根部去除后,入锅几分钟焯水煮去涩味,将春笋切滚刀块后入锅爆炒,再加入各类调料焖上几分钟,大火收汁后就可以出锅了。撒上葱花,美味诱人。他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吃春笋也是希望新的一年像春笋一样节节高升”。

嫩芽沁心唇齿爽

春天是吃野菜的季节,苏州人要吃“七头一脑”。“头”指的是嫩茎叶等植物的新生部位,“七头”分别指枸杞头、马兰头、荠菜头、香椿头、苜蓿头、豌豆头、小蒜头;“一脑”则是指呼菊花脑。这八种野菜,每年都要在江南人的春盘里闹腾上一回。

在繁忙的横街上,“七头一脑”正值紧俏。顾明珠阿姨就住在横街附近,常来菜场觅鲜。“枸杞头的口味最为别致,香美细嫩,又带着一丝回味的清苦,只放一点盐进行煸炒就非常好吃,常吃还有清火明目的功效”。

除了枸杞头,香干马兰头、荠菜馄饨、香椿炒蛋、酒香苜蓿等野菜佳肴也各具风味。一道道返璞归真的清新醇味正解春节假日大鱼大肉的油腻,和伴随天气转暖、习习而来的春风一样,恰到好处。

甘草生香思旧事

青团是苏州人从小吃到大的美味。将麦草的汁拌进糯米粉,再包裹甜美的豆沙馅,蒸熟的青团子,不但色泽诱人,还散发出一股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除了青团,草头饼也是春天限定的点心。家住富强新苑小区的袁雪珍阿姨是白洋湾有名的草头饼制作达人,一年做一次草头饼的习惯已经坚持了40多年。随着城市的演进,草头饼的原料——石灰草越来越难寻,她常常要跑很远才能淘到。

把石灰草平铺晾晒、浸泡去腥,熬制成草汁后滚烫着倒入大圆竹匾,与粳米粉、糯米粉、自制麦芽粉等混合,揉粉、成团、搓饼,微煎蒸熟后,弥漫着青草芳香的草头饼就出炉了。袁阿姨说:“草头饼总能勾起儿时的美好回忆,这幸福的滋味我会一直做下去。”

明前螺蛳赛肥鹅

万物复苏,休眠的螺蛳也纷纷爬出泥土,春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此时的螺蛳肥美无子、泥腥味少、营养价值高,不逊于苏州的家禽之王“早春鹅”。爆炒螺蛳、韭叶炒螺蛳……苏州人在春天里一定要嗦一口。

沧浪街道西美社区的军嫂寿素梅阿姨介绍,爆炒螺蛳最关键之处在于急火,炒的时间久了,螺蛳肉质就老了,不易吸出。所以待螺蛳泡好之后,就得一股脑倒进热锅猛炒,再混入咸鲜浓郁的酱汁,一道令人欲罢不能的春日佳肴就出锅了。

鲜嫩的螺蛳肉藏在浸满了咸鲜酱汁的螺蛳壳里,一口嗦下去,螺蛳肉就裹着浓郁的酱汁一并滑出来,饱满的口感让人心生满足,食物的治愈莫过如此了。

曾在《舌尖上的中国》里讲述苏帮菜的美食作家老凡说:“苏州人讲究的不时不食,反映的是江南鱼米之乡的富饶,更是苏州人善用食材的生活智慧。”

姑苏春桌上的时令佳肴,有滋味、有感怀、有故事,就像奏于盘碟间、味蕾中、内心里的一首美妙交响。它记录着传承至今的苏州味道、记录着姑苏人家的生活哲学,记录着江南文化的深刻烙印。

不如今天就去趟满是烟火气的菜场,

淘满筐新鲜、烧一盘滋味,

伴着窗边拂来的春风,

咬一大口清新,

享那份耳畔萦绕、

心间回响的恬淡与美好。

来源:整合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