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
2023/4/3 来源:不详哪治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软木画
软木画:软木画又名“木画”,是流行于福建省福州地区的一种软木雕刻手工技艺的别称。它形成于20世纪初,发源地是福建省福州市东郊的西园村。软木画以从西班牙、葡萄牙和阿拉伯等地进口的栎树的木栓层软木为原料,制作时先将这种质地轻、松、富有弹性且纹理细润的软木切削成薄片,而后运用各种传统雕刻技法,以刀代笔,用手工方式精雕细镂,形成纹理纤细的复杂画面,再点缀以具有民族风格的亭台楼阁,同时利用画框内的有限空间营造景物的立体化效果。
栓皮软木画的特点是雕画结合、质地轻软、纹样细密、色泽柔和、色调占雅淳朴、形象逼真,画面犹如宋人笔意,意境深邃,清奇可爱,具有“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的艺术效果。最适宜于表现花卉翎毛、亭台楼榭及名山巨川等园林风景和名胜古迹,如《颐和园》《苏州虎丘》《桂林山水》《武夷春色》等。
软木画品种繁多,有各种样式的屏风、挂屏、大摆件、小摆件,以及与实用结合的产品、旅游纪念品等多达二三百种规格,四五百个花色品种。新成立后,福州软木画已由过去的单面浮雕发展到立体雕和双面雕,并与漆器工艺相结合,创作出各种透屏、挂框、挂联、围屏、屏风等作品。
高山族拉手舞
高山族拉手舞:高山族拉手舞是高山族的一种自娱性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台湾岛的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兰屿岛和西部平原,以及大陆的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高山族拉手舞可在喜庆节日或婚庆仪式上表演,也可在平时供娱乐之用,跳舞时参加者围成一圈或数圈,多沿着圆圈或面向圆心进退,此外还有单排、双排、螺旋、龙摆尾等队形,拉手舞的动作主要由上步、撤步、抬腿、踏脚等步法组成,男子还有大幅度向前跳跃、全蹲继而直立等较激烈的动作,节奏与组合的变化使舞步变得十分丰富。
高山族拉手舞队形多样,男、女可以分别成队,或男女相间交叉排列。以圆形为主,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移动,多沿圆圈或面向圆心进退,还有单排、双排、圆形向左或向右环绕,螺旋形或龙摆尾等,利用弧线的调度形式来展现集体的运动轨迹。歌曲内容多有歌颂、赞美、祝贺、鼓励之意,歌词中往往有很多虚衬词,如:“哪罗弯哪依哪哟”、“因乃哟呵因海呀”等,节奏旋律优美。表演属于自唱自跳、同声同步,因此,基本会由一位能歌善舞者先起调高歌,示范领唱,众人合唱,随着歌声旋律和动作节奏轻松融入集体舞蹈。载歌载舞中,舞者将收获到由内而外的喜悦,作用于动作上散发出热情活泼、自由洒脱、气氛热烈的动态美感。
灯会
灯会,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节前后至元宵节时,由官方举办的大型的灯饰展览活动,并常常附带有一些民俗活动,极具传统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有观赏花灯的习俗。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伊始,南京城内就举办过元宵灯会,是文字上最早记载的灯会。年6月7日,多地合并申报的灯会经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81)。
莆田九鲤灯舞
莆田九鲤灯舞:“九鲤灯舞”以舞弄九种鱼灯而得名。所谓九鲤,并非都是鲤鱼,而是九种不相同的水族:包括龙(蛟)、鳌、鲈、鲡、鲤、鲫、花鱼、金鱼等九种。莆田沟边九鲤就是根据这九种水族的特定外形扎制成九种不同的鱼灯。每种鱼灯肚下中间装上木把,灯内点上洋油蜡烛,舞者着古装,脚穿草鞋,双足裸共系四只小铜铃(足动铃响),手持鱼灯,另有五个人手持5支火把,四个人肩扛龙门一座待后,随着打击乐的节奏,按规定的套路起舞。陈文水告诉:“制作这9条鱼要6个师傅花整整一个月的时候才能做成。而且现在舞鱼灯不用穿草鞋了,改穿运动鞋或者表演鞋,鱼灯里的蜡烛也换成矿灯了。”
按现存的舞蹈形状是九鲤在双龙珠的诱引下分为:嬉游、觅珠、围珠、抢珠、跳龙门等五个程式。它的全套舞蹈过程都是在锣钵鼓打击乐的指挥下完成特定动作。舞间还杂以禾火鞭炮,情趣无穷,场面热闹。解放前,九鲤灯舞一般是12年中的“龙年”才举行一次,或者某地发生重大旱情、瘟疫或有特殊的庆典事项时,才破例举行,而且将“鱼灯”舞后于元宵节焚化。解放后,这些旧规都被破除,舞后鱼灯进宫庙并常年奉藏,而且应用在各项节日喜庆、祭祀、文艺赛事、调演等活动之中。
“九鲤灯舞”在整个莆仙地区歌舞艺术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它是莆田、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民间歌舞优秀文化艺术,是宋元南戏活化石的遗存。黄石沟边九鲤灯舞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的演化和变革,具有江南柔媚姿势的舞技,又有北方阳刚气势的艺术,黄石沟边九鲤灯舞作为舞蹈的精华,它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传承历史在全国其他歌舞艺术中实属罕见。
打城戏
打城戏: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流行于闽南泉州、晋江、南安、龙海、潮州以及厦门、同安等地区,是由宋元以来僧、道普度超亡法事仪式衍变、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宗教特征的地方戏曲剧种。“打城”仪式通常是在和尚道士打醮拜忏、做功德超度亡灵圆满的最后一天举行的,叫“打桌头城”。后来,发展为“打地上城”。再后为适应法事需要,又增加些短小的神怪节目,从宗教仪式圈子里跳出来,开始在民间丧仪、孟兰盆会和水陆大醮上演出。打城戏艺术上受泉州民间艺术的哺育,提线木偶戏对它的影响尤深。早期的音乐、唱白以及科步,带有浓厚的木偶戏表演风格。后期武戏受京剧的影响,较多采用京戏的武技表演;文戏则吸收了梨园戏和高甲戏的某些科步动作来丰富自己。
“打城”仪式通常是在和尚道士打醮拜忏圆满的最后天举行的,地点一般在广场上,表演简单的杂技,如弄钹过刀山跳桌子、丢包子等没有故事内容的小节目。后为适法事与群众的需要,又增加些短小的神怪迷信节目,如《天堂城》《白猿抡经》等。不过这些节目仅是宣扬释道教义的一种仪式,直到一百多年后,它才从宗教仪式圈子里跳出来,开始在民间丧仪孟兰盆会和水陆大醮上演出。
屏南平讲戏
屏南平讲戏:屏南平讲戏是由明末清初时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和屏南民间的“驮故事”相结合演化的一种表演艺术,是福建特有的地方剧种,起源于屏南,流传在宁德、福州地区。主要特点是道白歌唱皆用福州土官话,前台唱,后台帮,即“一人启口,众人接和”的古老传统民间演唱形式,如同民间的夯歌号子和秧歌。平讲戏多吸收当地民歌俚语,演出内容大多表现爱情婚姻和劳动生活。
屏南地方戏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艺术根植于民间,惠及全县广大民众,同时影响福建福州、宁德、南平三市广大农村地区。总计人数在多万以上。其社会影响与价值:一是对地方戏种研究的实证价值;二是民间宗族戏曲的社会研究价值,屏南地方戏提供了我国民间戏曲与农村社会宗族之间关系的重要参照系;三是印证对于地方戏曲,特别是四平戏、平讲戏、闽剧等发展史的历史研究价值;四是地方戏保留的传统剧及其表演艺术是我国戏曲文化中的瑰宝,具有古代戏曲的审美观赏价值;五是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
讲古
讲古:古即说书、讲故事。是讲古艺人用闽南语泉州话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传统语言表演艺术形式。这种民间技艺来源于古代的传统说唱艺术。
《泉州讲古》一书不乏知识性、趣味性的篇什。无论是追溯先人事迹、凸现历史人物精神亮点的历史人物传奇,或是为名城名胜平添种种风情的美丽传说,或是处处闪烁闽南民间人物智慧光彩的民俗笑话,均生动传神,引导人们健康向上,值得一读。这本书字里行间蕴籍了浓郁的乡土情结和淳美的民间理想,倾注了热爱泉州的民间文学整理者和方言编稿人的心血。但因民间故事,往往添加了老百姓的良好愿望和说法在里头,不免有些夸张的成分,可能会有些许不符史实的地方,这点还读读者原宥。
五祖拳
五祖拳:是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一。据说此拳是由蔡玉鸣(福建泉州人,-)综合了白鹤拳、猴拳、罗汉拳、达尊拳和太祖拳而成的,故称五祖拳。五祖拳的特点是多短打,门户紧,拳势烈。在练法上要求头上顶,两肩坠,心胸守,丹田聚。对桩功要求很严,腿法中平,步形较高。
五祖拳的拳法特点也综合了七种拳法的特性。猴手、鹤脚、玄女摇身骏胛、达尊罗汉步、太祖身以及和阳师的北派技法、道台夫人的下盘腿功,融入了七种优秀拳法,使得五祖拳很快就成为当时闽南最优秀杰出的拳种,蔡玉鸣因此成为一代宗师。
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
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福建省漳州市蔡福美鼓铺创立于乾隆年间,至今已承传了十三代,时间长达二百多年。蔡家鼓早在清代中叶就畅销闽、粤、台,福建省各寺庙所用的鼓八成以上均由“蔡福美”制作。蔡福美鼓的鼓面以具有韧性的南方水牛皮制成,成本较高,也因此而与其他鼓铺的产品迥然有别。“蔡福美”鼓铺所制的鼓有庙鼓、狮鼓、龙船鼓、剧鼓、腰鼓、红鼓、小潮鼓等13个品种二十多种规格。除鼓面大小不同外,音响也有高低。
漳州八宝印泥
漳州八宝印泥:州八宝印泥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是第二批中华老字号。康熙时,漳州府“丽华斋”业主魏长安精选麝香、珍珠、猴枣、玛瑙、珊瑚、金箔、梅片、琥珀等八种名贵原料,经过研磨成粉,再加陈油、洋红、艾绒,采取精心配料、科学加工等特殊工艺制作成“八宝印泥”。
漳州八宝印泥有高档、中档、低档三个档次,是位于闽南历史文化名城漳州的三宝之—,是中外书画家酷爱的珍品。它是以珍珠、玛瑙、金箔等多种珍贵材料为原料,以特殊加工方法精制而成的。享有“印纸则桃花欲笑,铃朱而墨韵增辉”的赞誉。
铁观音制作技艺
铁观音制作技艺:福建省安溪县产茶历史悠久,始于唐末,兴于明清而盛于现代。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因安溪所产茶品质特异,乌润结实,沉重似铁,香韵形美,犹如观音,故此得名“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精湛的制作技艺在我国茶类制作技艺中别具一格。安溪茶农综合借鉴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作原理,结合当地实际,发明出一套半发酵的独特制茶工艺,并以此制作出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的乌龙茶。
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由采摘、初制、精制三个部分组成。采摘前先要确定采摘期,制定采摘标准,然后再熟练运用技术进行采摘。初制工艺包括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十道工序。精制工艺包括筛分、拣剔、拼堆、烘焙、摊凉、包装六道工序。制茶时,要根据季节、气候和叶的鲜嫩程度等各种情况灵活处理。制作安溪铁观音,先要以晒青、凉青、摇青等方法控制和调节茶青,使之发生一系列物理、生物变化,形成“绿叶红镶边”和独特的色、香、味,再以高温杀青,制止酶的活性,最后进行揉捻和反复多次的包揉、烘焙,形成带有天然兰花香和特殊韵味的高雅茶品。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是安溪茶农长期生产经验和劳动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
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佛跳墙”是闽菜中首屈一指的名牌佳肴。因用料讲究,制法独特,滋味香浓而驰名中外。此菜脍炙人口,还与它的神奇传说不无关系。那还是在多年前。据说一位不知来历的高僧,光临福建传经布法,与他的寺院相毗邻的一家菜馆,时常有一种菜肴飘出异样的香味,令他蠢动凡尘之念。终于有一日,他按捺不住,跳过墙去,一饱口福,以至破了戒规。传说不见经传,却在民间流传,这更充分说明了佛跳墙这道菜经久不衰的魅力。
闽菜中既有平易近人的江野小吃,也有一举庙堂的国宴头牌,佛跳墙,便是这闽菜里的当家花旦,当年甫出世,即名动天下。那些年佛跳墙还不唤作佛跳墙,清光绪年间,福建布政使大人周莲新官走马上任,福州官钱局收到指示为其接风洗尘,令祖籍绍兴的夫人亲自下刀主厨,以表诚意。杨夫人以绍兴酒坛为容器,装了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一十八种原、辅料,再用温火细细煨制了三天三夜。家宴当日,周莲先是被荤香扑鼻,后入席品尝后,赞不绝口。问及菜名,名曰“福寿全”。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主要包括选桥址、建桥台、测水平、搭拱架、上剪刀苗、立马腿、架桥屋等重要步骤,其核心技术是搭建拱架。
木拱桥是传统木构桥梁技术含量很高的品类,也是世界桥梁史上仅有的品类,主要分布在的浙江、福建省两地。福建、浙江地处东南丘陵地带,境内山高林密、谷深涧险、溪流纵横,为木拱桥的建造提供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原料,使造桥技艺得到了长远的流传与发展。在现存木拱桥不足座,在浙江省泰顺县境内有15座国家文保单位的木拱桥,福建省宁德市境内有54座。木拱桥由桥台、桥身(包括拱架、桥面)、桥屋组成,有单拱、双拱和多拱之分,桥身如同彩虹,故又称“虹桥”。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是发源于泉州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技艺,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还有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俗称“皇宫起”的官式大厝是泉州最为典型的类型,在泉州侨乡随处可见,其代表作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南安蔡氏古民居和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杨阿苗故居。
闽南民居属于传统院落式民居的一个流派,是民居形态中材料使用和结构技术最先进、构成因素最丰富、“礼”的层次最复杂和装修装饰最多样的一种类型。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分为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石作、油漆作、彩画、堆剪作等主要工种,其中大木作最为重要。工匠也按工种分类和分工,同样以大木作工匠为核心。
中医养生(灵源万应茶、永定万应茶)
中医养生:灵源万应茶饼,是泉州茶饼,如今成为大众保健饮品。其创制历史已有五六百年了。它原为安海灵源寺僧释大迦(号沐讲禅师)所创制。
永定万应茶”发源于龙岩市永定区的陈东乡,是一种颇具地方特色、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品质上乘的传统药食二用的加工品。因其选料精良,工艺考究,产地的地理位置独特,素以“生津解渴、疗效确切、药食同源、无副作用”等著称,使其有别于其它地域的“万应茶”产品而闻名,并以“永定万应茶”称之。
万应茶余年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具有疏风解表、健脾和胃、祛痰利湿的功能,对胃肠积热引起的腹痛、腹泻、痞满、便秘,中暑所致的发热、恶寒、呕吐、泄泻,饮酒过量所致的恶心闷乱及外出水土不服、晕车、晕船、伤风感冒诸症均有显著疗效。
畲族医药
畲族医药:畲族医药,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以及福建、江西等省的部分山区,畲族没有文字,通用汉文。畲族医术多为祖传口授、单线传承,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女儿),不收外姓徒弟。因其防病治病多以青草药为主,因此又称“青草医”。
畲族医药理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中医有着很深的渊源。在长期的民族迁移过程中畲族吸纳了苗、瑶、壮等少数民族的医药理论精华,发展了本民族医药文化,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理论体系。
元宵节
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是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灯会(南安英都拔拔灯)
南安英都拔拔灯:南安英都镇拔拔灯是福建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灯的海洋。正月初九,这里的拔拔灯活动,由来自不同村落的队伍连成万米长拔拔灯,在昭惠庙前汇集,缓缓向前行进。每到这个传统活动时,拉绳的村民就近万人,观灯的村民更是把道路挤了个水泄不通,等着拉一把拔拔灯,一年都有好运气。拔拔灯前,惠安腰鼓、电音乐队、晋江舞狮、泉州大摇人,喧嚣的锣鼓配上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震得大伙都要沸腾了。万米长的灯海,随着人群的徐徐前行,花灯前后晃动,摇曳生姿。在灯阵中,写在灯笼上的“进财”、“添丁”、“兴旺”等花灯上的字,也趁着红光,照在人们脸上。拔拔灯表达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民间信俗(保生大帝信俗、陈靖姑信俗)
民间信俗(保生大帝信俗、陈靖姑信俗):保生大帝信俗包含祭祀、进香、祈求药签、巡游等内容,其起源可追溯至北宋中期。明代后期及有清一代,保生大帝信仰随开垦者渡海流入台湾。现时大陆及台湾的保生大帝祭祀均沿袭古制,与地方民俗相结合,形成一套带有闽台地域特色的祭典仪式,在海内外极具影响力。
保生大帝姓吴名本,北宋同安县白礁乡人。他精通医术,以高超的治疗手段救济生民,被民间私谥为“医灵真人”,身后又得到历代褒封。明代永乐十七年(),朝廷敕封吴本为“恩主昊天金阙御史慈济医灵妙道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在民间,保生大帝又被称为“吴真人”或“大道公”。
陈靖姑信俗是福建省乃至江南地区具有影响的民间信俗之一,其影响及于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陈靖姑信俗肇始于宋而盛于明清,据明万历《古田县志》载,陈靖姑生于唐代,传说她是福州仓山下渡人,24岁时脱胎祈雨,为解除旱情、拯救百姓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被尊为儿童妇女保护神。陈靖姑信俗请香接火仪俗全年进行,而以农历正月陈靖姑诞辰月的仪俗活动最为隆重。
抬阁(霍童铁枝、福鼎沙埕铁枝、屏南双溪铁枝)
抬阁(霍童铁枝、福鼎沙埕铁枝、屏南双溪铁枝):铁枝是“抬阁”的一种表演形式,霍童铁枝流传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其历史可追溯到隋代。据当地史料记载,隋谏议大夫黄鞠为避炀帝迫害,徙家咸村,后与早年定居石桥村的姑丈朱福易地而居。为报答姑丈情谊,黄鞠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姑丈诞辰之日都要举办灯会活动,白天表演高跷,傍晚举行纸扎、铁枝、线狮、舞龙等游艺表演。后来灯会传播到霍童四境,每境一个晚上,共需演出四晚,称为“小迎”。灯会五年一轮,各境重复举行一次,共八晚,称为“大迎”。霍童铁枝是霍童“二月二”灯会精彩的项目之一,为整个活动增添了热闹气氛。其表演内容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观音佛与金童玉女”等多取自传统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霍童铁枝制作综合运用铁枝、美术、灯光等技术手段,采用锻铁、铁条等为骨架,按情节需要将化装的儿童演员安排在铁架上,形成或立、或悬、或卧的静态和动态人物造型,然后再配置场景、彩灯等,进行景物造型。霍童铁枝技艺巧妙,制作精巧,具有隐蔽、惊险、生动的特点,被誉为“东方的隐蔽艺术”。
福鼎沙埕铁枝是福建省福鼎市的传统民俗活动。铁枝大约在明末清初从福建泉州一带传入闽东沿海地区,曾流行于福鼎、蕉城、福安、霞浦、寿宁等县(市、区)。而闽东又以沙埕铁枝技术高超、阵容强大、场面壮观。它吸收了传统民间文艺、传统戏剧、舞蹈杂技等艺术门类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民俗表演艺术,成为闽东颇有影响的民间节俗活动之一。沙埕镇“铁枝”俗称“杠”、“阁”,又称台阁。早期是竹、木质结构,用人抬扛,为单层2至3米高,叫平阁。随后发展成用钢管或铁条焊接成枝状并固定于车辕上搬行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
屏南双溪铁枝主要流传于福建省屏南县双溪镇,表演时以数名儿童扮演古装戏剧人物,或坐或立,固定在木台铁架上,根据剧情组成各种精彩的造型,由人抬着行走。双溪铁枝造型每一架高3至5米,三层或五层不等,由8至16名青壮年扛着前行,此外还有乐队、鼓手、灯光、指挥等,共同组成一支巡游队伍。
蟳埔女习俗
蟳埔女习俗:蟳埔女习俗,是主要流传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的蟳埔、金崎、后埔、东梅等社区的一种传统生活习俗,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蟳埔保留了许多闽南传统习俗,有独特的婚庆节俗、过年节俗、喜庆节俗、祭祀仪式,其中以“半夜出嫁”的婚俗、“妈祖巡香”的祭祀仪式最为突出。蟳埔女的服饰、头饰、耳饰文化也别具一格,它们因蟳埔特定的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形成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畲族服饰
畲族服饰:畲族男女服饰基本类同于当地汉人。但人口相对集中的闽浙两地畲族服饰尚存一定的民族特色,尤以闽省畲家妇女特色显著,并因地域、婚姻状态而纷呈异彩。闽东北畲族妇女发式称为凤凰髻,16岁前少女用红绒缠辫子,盘绕头上,额前留留海,畲族称为布妮头。成年已婚妇女发式畲族称为山哈娜头,随地域不同略有差异。流行于闽侯,福州,古田,连江,罗源和宁德南路飞鸾一带发式称为凤头髻。流行于福安和宁德大部分区域的发式称为凤身髻,流行于福鼎和霞浦西路发式称为凤尾式。闽南,闽西有的畲村妇女发式也不同于当地汉人,如漳平,华安,漳浦,长泰等县畲族妇女发式为龙船髻。闽北畲族妇女以百根银簪并配以红绳,料珠,装成扇形髻。浙西南畲族妇女发饰称为笄。
作者/来源:川水上行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