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幽静的艺圃到热闹的山塘,亭台楼阁与小桥

2025/6/19 来源:不详

到苏州,行走在各种小街小巷巷里,就会有一种放松和平静的感受,好像这些小街小巷能更让人不自觉地就把节奏放慢了下来。就算这样纯粹的走走看看老房子也觉到比在拥挤繁杂的景区里要惬意。听说艺圃是个小众也很小巧幽静的园林,而且里面有个不错的茶室,我们就自带了一些零食,准备在茶室里坐上一会儿,聊聊天,喝喝茶。虽然已多次来苏州了,依然还是喜欢到这里来看小桥流水,看休闲生活的街巷市井生活,品尝苏州微甜的小菜和点心。有时会想苏州人糯糯的言语和不急不躁的性格是不是和吃甜食有关呀,或者时常看见的小桥流水就起到心理安稳和平静的作用了呢,呵呵。

“艺圃是明代的古典私家园林,属于苏州名园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苏州现存明式小园林的代表。艺圃地处阊门内天库前文衙弄,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年),为袁祖庚醉颖堂。四百多年来历经沧桑,主体风格却无多大变化,开朗简练的叠山理水手法以及“闭塞中求敞”、“浅显中求深”、“狭隘中求险”的哲学诉求,至今还强烈地震撼着每一位与之谋面的有缘人。艺圃是经过几代人的营建,才成为著名园林的。”--选自百度百科。

看了资料后会有一种特别想去验证的欲望,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得去看看哈。医院景德路院区这边开始走进去的,从大马路上拐入一条小街后,里面就是居民生活区了,街的两边有一些杂货店,小商店,有一些居民在街边围坐下棋,很休闲的生活节奏。还有小猫小狗安然的在晒太阳。

被拴着也淡定的晒太阳的小猫

走一会儿就转入到一个小巷子里,与其说是去一个景点,更像是去往一个朋友的家里。跟着导航在小巷子走呀走,很快的转了一个弯就到了。门口有售票处,10元每位。确实也就是一间民居的门的样子,走进去的一个小巷的墙上爬着古藤,幽静的感觉,一到里面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天地了。

艺圃小巧得很漂亮,亭台楼阁景色布局得舒服不夸张。就好像在欣赏小篇幅山水画,内容完善而只是篇幅较小而已。

对面玻璃格窗的是茶室

很快就转了一圈,然后我们就在临水的茶室里坐了下来,这里的茶水也不贵,20,30左右每位。有绿茶,菊花茶,玫瑰花什么的,就是不同的茶包,自己泡,我把自己带的红茶包加入到玫瑰花里调配了一杯玫瑰红茶。

接近中午时我们从吴趋坊出来向西中市(路名)方向走,一到西中市路上的时候就会看见阊门城楼,在西中市路口有一家陆稿荐面馆,去吃一碗微甜的苏州面吧,店里用餐的居民很多,还有来买卤味的。吃碗面出来会经过一家姚记豆浆店,以前来吃过早餐,豆浆特别浓,还会经过一家烧饼店,有时候会有人在排队,阊门城楼就在眼前了。

“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是苏州城的八门之一。《吴越春秋》记载:“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故又名阊阖门。阖闾率大军由此门出城远征楚国,表示一定要打败楚国的决心,故把阊门称为“破楚门”。战国时,吴属楚,复名阊门。古时阊门楼阁,十分壮丽,诗多咏及。”

《红楼梦》开篇有一句“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明代唐寅的诗作《阊门即事》写道:“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阊门也因此成为当时苏州的代名词,可见当时阊门的繁华。

阊门高大雄伟,中间的门洞可以有大型公交车通行,过了阊门就是一座两边人行道有连廊的桥,人行道两边都有可以坐的桥栏,桥下也是公园绿地,好多居民在这几聚会聊天,下棋,遛鸟,像个市民公园。

“山塘街因山塘河而命名。唐宝历元年(),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对苏州城外西北河道进行疏浚,利用自然河浜开挖成直河(由阊门外护城河直达虎丘山麓),称山塘河,便于行舟。又把挖出泥土填堆成长堤,长堤宽阔成路,也直通虎丘,当时虎丘称武丘,山上有武丘寺,故诗人笔下直称为武丘寺路,后人称“白公堤”,堤长七华里,又称七里山塘。”

过桥后右转就进入山塘街方向了,河边上有一处纪念白居易修筑七里山塘的功绩的唐少傅白公祠。然后就会看到人来人往的山塘街步行街了。

步行街这里其实只是七里山塘的一部分,后面还有一段路沿河走可以一直走到虎丘。

来山塘街好多次了,印象最深的就是人多,在唐少傅白公祠与广济南路的这一段步行街上,每次去都是人潮涌动,旅游团不断。山塘街的街面临河也有河景餐座,最好选一个人少的时候去,在桥上拍照也都是人,一不小心就拍成与陌生人的合影了。

往虎丘方向去的那一段河道宽阔

最喜欢的还是沿着河一直走到虎丘的那条旧旧的路,其实走到虎丘的路程不算太远,沿河也还有很多居民居住,这里能感受到真正的朴素的居民生活味道,道路旧但是却非常干净。

去往虎丘的途中河景

沿路走过去的时候河面会变得宽阔起来,还看见了高铁从不远的高处经过。途中有不少历史景点可以去看看,中国南社纪念馆,吴中贝氏纪念馆(贝聿铭的家族祠堂)。

满满的苏州味道就在一步步的漫步中慢慢的体会着,无论是幽静的园林还是小桥流水,或是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山塘小道,或评弹的细声述说中都让人感受着从前的苏州和现在的苏州浓浓的气息与情愫。

附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95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