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历史上这三位名人,其中一位是吴地

2025/4/20 来源:不详

#苏州#

苏州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河港交错,湖荡密布,运河水量由西入望亭,南出盛泽;原出海的“三江”。吴语是中国形成最早的方言之一,现代吴语仍保留了相当多的古音、古字词。苏州话以优雅著称,语速适中而不失顿挫,苏州话的发音有些低吟浅唱的感觉。

今天将将大家聊一聊江苏苏州历史上的三位名人。

吴太伯

吴太伯,又称泰伯。立国“勾吴”,以国为氏,第一位吴国君主。泰伯与仲雍在江南,断发文身开发江南,引导人民兴水利养桑蚕种稻谷,使原本蛮荒的江南得到第一次文明的跳跃。始祖泰伯公虽距今已三千三百年,但其德行仍为后辈之楷模,后世当善加学习以不没至德家风。

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就曾有《和泰伯庙》一诗颂之:“故国城荒德来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太伯的生日,所以每逢这日,梅里一带人民纷纷前往瞻仰朝拜。

阖闾

吴王阖闾生于吴国姑苏,阖闾在位时一直注意对人才的笼络和使用,能做到使贤任能。当时国内君主没有华丽的马车,农民没有粮食,仓库难以支撑,荒野田地无人耕种,而且又有江海水患的不利形势,向楚国亡臣伍子胥求计,伍子胥教以“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的安君治民之术,使国家走向强大。

阖闾墓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虎丘山下剑池水中。

范仲淹

范仲淹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范仲淹洞破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重视文章的政治教化作用,主张文章是政治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风俗的醇厚讹薄、国家的兴衰成败。

范仲淹墓,位于洛阳城东南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万安山南侧,分前后两域。另外,在山东滨州、河南商丘等地也有范仲淹纪念馆。

主要成就:庆历新政,戍边御敌,执教兴学。

苏州的历史名人介绍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

以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文章排版顺序不代表真实排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9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