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掠影千年古寺大明寺

2022/7/14 来源:不详

千年大明寺地处城北蜀岗——瘦西湖风景区的蜀岗中峰,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大明年间(~年),故称,“大明寺”,又称“栖灵寺”,又因其位于唐城之西,亦称“西寺”。

唐时,栖灵塔毁于雷火,宋代重建,不久又毁。到了清代(年),乾隆皇帝南巡,看到“大明”二字很不高兴,认为扬州人思念大明朝,故敕名为“法净寺”。今日所见大明寺的主体建筑,多为晚清风格。年,鉴真大师的塑像从日本“回国探亲”,才得以恢复原名“大明寺”。

大明寺最有特色的建筑是鉴真纪念堂,纪念堂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纪念鉴真法师圆寂一千二百周年,于年中日两国纪念鉴真圆寂周年时奠基,于年建成。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参照鉴真在日本的主要遗物唐招提寺金堂设计建筑,典雅古朴,保存了唐代的建筑艺术风格。

纪念堂正中供奉着鉴真法师坐像,这尊坐像是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像,用楠木雕刻干漆夹纻而成。坐像前有一只铜香炉,为日本天皇所赠。鉴真,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扬州市)人,生于武后垂拱四年(年)。14岁在扬州大云寺出家,从智满禅师为沙弥,法名鉴真。其父信佛,为居士。鉴真东渡日本前,曾为大明寺住持。从唐天宝元年(年)起,先后十余年,历尽艰险,至第六次东渡成功,将我国佛学、医学、语言文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等介绍到日本,为发展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栖灵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年),供奉释迦牟尼佛舍利,高九层,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曾登临此塔,并留诗为凭。然至唐武宗会昌三年遭天火焚毁,空留“栖灵遗址”。年,大明寺经多方筹资重修栖灵塔,按隋唐风格设计施工,三年乃成。年,塔内安装电梯,游客可登楼观光。

戒台是僧徒传戒的地方,僧人晋升时在此受戒。大明寺是历史上著名的举行受戒仪式的寺院,当年鉴真大师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在奈良东大寺内修建了一座宏伟的戒台,至今完整保存,为复建戒台提供了实物依据。新建的戒台位于鉴真纪念堂东侧,紧邻栖灵塔,仿唐式建筑,呈“四合院式”建筑群,莲花造型。

仙人旧馆位于大明寺西侧,院墙上有一八角形门洞,上嵌:“仙人旧馆”砖额,此额乃星悟禅师所题。星悟系欧阳裔孙,在拓本中有“欧阳子之家”之印章。仙人旧馆由平山堂、谷林堂、欧阳文忠公祠三部分组成。

光绪五年(年),两淮盐运使欧阳正墉集族人白金五千余,以楠木重建今日之欧阳文忠公祠。祠堂面南五楹,九架梁,单檐山,四周皆卷棚廊,挑角正檐,梁柱皆方,迎面装雕花隔们,次间后壁置落地雕花罩格。明间设神龛,龛壁供欧阳修石刻像,此像于光绪五年九月由欧阳修裔孙江苏候补道欧阳炳按清宫内府藏本临摹滁州醉翁亭欧公画像;石刻像上方由欧阳正墉临摹乾隆壬申年(年)为欧阳修画像题之御书,欧阳修石刻像与题书由邗江著名石工朱静斋勒石,刀工精微,欧公容颜微笑,胡须纤细有波,加之石面稍凹,刻纹有反光作用,造成远看白胡须,近看黑胡须,此像不仅黑白有变,而且从任何角度看,欧公双目均与观者对视可亲,欧公双足均向观者,栩栩如生世称神品。

谷林堂位于欧阳祠南处,元佑七年(年)二月苏轼56岁知扬州,八月离任,历时半年,苏轼为纪念恩师欧阳修建“谷林堂”。清同治九年(年)盐运使方浚颐在真赏楼旧址处建今之“谷林堂”并题额。该堂坐北朝南,面阔五楹,七架梁,前后单步梁木构架,前廊置木栏,后为白粉墙,封檐封山。东山墙与大明寺大雄宝殿相连,堂上悬“谷林堂”额,三字系扬州浅刻家黄汉候集东坡法帖。东壁悬扬州书画家李亚如草书“谷林堂”诗,西壁悬《赤壁夜游图》,堂内陈设古朴典雅。

平山堂为宋庆历八年(年)欧阳修知扬州时所建。42岁的欧阳修初到杨州后,政务庞杂,应接尤多,但纲目不乱,关心民瘼,秤击暴敛,深受百姓爱戴。欧公在公务之余,寄情干山水诗酒,游目骋怀,筑平山堂作讲学、游宴之所,数月而成。山堂建成后,欧公寄书前任太守韩琦曰:“独平山堂占胜蜀冈,江南诸山一目千里”。可见欧公于平山堂前眼界宽广而心旷神怡,故清代彭玉麟有“放开眼界”之匾。

平山堂前筑石台,围以栏槛,欧公亲植柳树,时称“欧公柳”。康熙帝南巡维扬时,至平山堂题“平山堂”、“贤守清风”、“怡情”、“澄旷”四额,并制《平山堂》诗一首。乾隆元年(年)又整修山堂,规模益大。年又事大修,山堂面目一新,令人流连往返。

西苑芳圃亦称御苑芳圃,坐落于大明寺平山堂之西侧,初建于清雍正年间,后为迎接乾隆帝南巡陆续修建。乾隆元年(年),扬州巨富光禄寺少卿汪应庚购地数十亩扩建劳圃,并重建平山堂。乾隆五年(年),两淮灾荒,汪少卿又独力捐赈,救活几十万饥民,汪应庚美名传至朝廷,高宗尊呼“大勋卿”。乡民立汪应庚《赈荒功德碑》四石,惜今无存。汪应庚不断增修御苑,至乾隆十六年(年),高宗首次来扬时,劳圃已步步引人入胜。咸丰年间芳圃受兵燹毁损。同治、光绪年间有所修复,此后日渐凋零,只见古木藤萝,荒池怪石,凄凉景像使人感喟无穷。新中国成立后多次修缮。

现在的西苑芳圃,山水布局景色自然,新颜胜于旧貌。园中青松绿竹,层峦耸翠,疏密有间,其形多样,风姿各有意境。园之中部一池清泓,碧波沦涟,池中有屿二处,大小不一,神色各异。环池四周,岗阜起伏,绿荫夹道,宛如深山幽谷。一年四季青山绿水,山明水秀,给人们一种美好的感受。御园之中景点甚多,所建楼、台、亭、阁,错落有致,繁简得当,相互掩映,目迷五色,令人襟怀爽畅,陶醉其间。

康熙御碑亭为四方形,单檐歇山,四周有廊,每壁皆饰以扇面形镂空花窗。此亭除东墙外其余三面均开门。亭内御碑一方嵌于东壁,乃康熙帝所题杭州灵隐寺之五言诗。杭州之景何故立于扬州?原来,康熙二十八年(年),圣祖第二次南巡,道经维扬,当时扬州知府高承爵系满洲正白旗人,其兄高天爵与帝甚密,高承爵奉旨先越江,后又随驾驻跸杭州。帝北归时,高承爵又送驾至山东滕县三公桥,在御舟中帝赐宸翰《灵隐》诗一首,并钦升高承爵为江南江苏按察使。高承爵于康熙己巳年(年)三月十六于扬州大明寺内立此碑。

乾隆御碑亭为单檐歇山顶,坐北朝南,三面敞饰,北墙嵌御碑三方。据《重修平山堂欧阳文忠公祠》碑刻记载,乾隆曾五次南巡维扬。乾隆每到扬州都要多次游览大明寺平山堂,每游一次都要写不少诗篇。据《平山堂图志》记载,乾隆宸翰共有三十八首,其中绝句三十一首。今在御园内陈列三块石碑。从三方御稗可看出乾隆的书法集柳公权、赵孟頫之精髓,笔法华实,美峻流畅,活而有力,是书法爱好者收藏的珍品。

第五泉位于乾隆御碑亭的梅林之南,这里有一小池,称“上池”,池旁有一风亭,亭为六角尖顶,面东有匾曰“待月亭”。亭前有一口深井,开挖于大明年间,古称“下院蜀蜀”。唐元和九年(年)状元张又新著有《煎茶水记》曰:“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松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因此扬州大明泉水誉称第五泉。后因动荡,此井湮没。明僧沧溟和郡守王宗贯、卫使李铠于大明寺掘地复得此井,井内有残碑,上有“大明禅寺”数字。嘉靖年间巡盐御史徐九皋于井旁立石,碑高二米,上书“第五泉”三个大宇,字形丰腴壮丽。

第五泉东,有“鹤冢”一座,依墙而筑。清光绪十九年(年),徐星槎曾纵双鹤于平山堂前鹤池内。住待星悟掸师极为珍爱,任双鹤饮啄自适。后一鹤因足疾而毙,一鹤则巡绕哀鸣,绝食以殉。星悟深为感动,葬双鹤于此冢。并立碑曰“无意羽毛之族,尚有如此情义,而世有不如羽禽之道义,乃可悲可愧乎?”湘南李郁华攫《双鹤铭并叙》,并勒石嵌于大雄宝殿东廊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