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没有夜生活被叫夜生活荒漠,杭州冤
2024/1/24 来源:不详最近,关于江浙有没有夜生活的讨论很多。先是江苏天黑以后路上不见行人,后有宁波八点后的“地铁免费”政策施行后,车厢仍空空荡荡。
被贴上“夜生活荒漠”标签的江浙,有没有夜生活?
江浙,为什么被叫“夜生活荒漠”?
江浙有没有夜生活?这个话题好像没有什么讨论空间了。
网上曾有过热搜,词条是“江苏是早睡早起的省”。有网友说,苏州搞过夜市活动,促进夜生活经济,名字叫“姑苏八点半”,不是八点半开始,而是八点半结束。
最近热播电视剧中出现了宁波地铁很挤的场景,也引来网友反对的声音:“不要诋毁我最爱的宁波地铁,明明可以一人占一整条车座!”
今年2月,宁波出了一条规定,至6月30日,每天20时后及法定节假日全天,地铁1至5号线全线网免费。但据当地媒体报道,在夜间宁波地铁依然显得相对冷清。
为什么江浙没有夜生活?
很多江浙的网友表示:我妈不让。超过9点不回家,不管你是未成年的小孩、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事业有成的成年人,都会被江浙的妈妈念叨一句:怎么还不回家?
对于江浙人来说,大晚上的不回家在街上晃悠的只有两种人,要么是不正经的街溜子,要么是游客。
因此,“天黑了回家找妈妈”精准概括了江浙人的生活信条。
没有夜生活这件事也让“散装的江苏”团结在了一起。有网友表示,江苏13市在夜生活这块挺统一:不是苏州,是整个江苏都没有夜生活。
这和江浙的县域经济发达,市区人口密度低离不开关系。
经济学原理表明,城市密度的提高可减少生产和消费服务的成本,换句话说,人口分散对于服务业起着抑制作用。
“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
比如苏州,表面上是一个城市,但其实更像是多个发达小城市组成的联合体。苏州一共有5个市辖区,分别是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还有4个县级市,分别是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
苏州所辖的区县经济都非常发达,特别是昆山市,GDP已经超过亿元,比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会城市还要高出不少。这些区县都有自己的商业街和CBD,也都有自己的旅游景点。这也导致了苏州形成不了大的人流聚集,这在外人看来自然就少了丰富的夜生活。
不少人会将夜经济和经济发达程度挂上钩,但正是因为江浙一带虽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较快,基于人口密集和环境保护的考虑,夜间噪声和交通管制比较严格。
所以不少网友说,夜生活当然有,只是不在街头的摊位。钻进城市的各个小巷口,自然能发现夜生活。
九、十点钟虽然街上没什么人,但是学校门口的小摊前依然有下晚自习的学生,鳞次栉比的写字楼依旧灯火通明。你以为江浙人没有夜生活,其实他们正在忙着学习、搞钱。高效、实用,是刻在江浙人骨子里的基因。
很多江浙人也并不对夜经济不发达这事儿特别上心,因为少了夜晚的热闹喧嚣,江浙自有早起的生机勃勃。
“深夜的酒不及清晨的粥”,有橙友留言:换条赛道,搞早市!
他认为,“杭州自然景观丰富,绿化做的很好,提倡大家早起锻炼、吃丰盛早餐,感受清晨的美景和城市韵味,也可以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夜经济的流量密码在哪?
不同城市各显神通
夜生活繁荣的城市什么样?在纪录片《守护解放西》中可以窥见一斑。
长沙的坡子街派出所,坐落于灯红酒绿的解放西,在片中经常可以看到凌晨之后依旧繁华的街道、热闹的人群。
湘江畔的湖南省长沙市
自推动夜经济以后,当地每日出警量达80多起,节假日最高达多起,民警们24小时不打烊成为工作常态。
长沙夜生活文化由来已久,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万盏明灯,灿烂炳焕,长沙夜市,乃勃然而兴”的记载。
有人说,长沙的夏天炎热,也因此造就了长沙人夜晚出门乘凉、逛游夜市的习惯。夜幕降临,人声鼎沸,撸串喝啤酒,似乎才是长沙夜宵的正确打开方式。
长沙夜经济的流量密码在哪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沙歌厅文化、酒吧文化兴盛,节目内容涵盖歌曲、本土相声、花鼓戏、湘剧等多种表演形式,吸引众人夜晚花钱买快乐,夜经济多元业态雏形已成。
到了今天,长沙除了有夜经济业态的“底子”之外,还格外观照年轻人的“软需求”。岳麓山、橘子洲、湖南博物院、湖南植物园等“0元”游玩景点比比皆是,茶颜悦色、臭豆腐、糖油粑粑等特色小吃数不胜数。
随着多样化的消费业态不断丰富居民的夜间生活,如今,人们对夜生活的期待融入了更多新的元素:除了繁华和热闹,还渴望时代感和独特性。
除了像长沙这样“多点开花”的之外,不同城市也在不同的经济和人文环境下展现出各具特色的夜间经济发展模式。
前段时间以“烧烤”火爆全网的淄博就是“以食兴夜”,大力发展独特美食,推动夜间用户的活跃度和消费力。
西安和上海更多是“以游兴夜”,大力发展夜间旅游项目,通过景区吸引用户在夜间的活跃度,通过酒店释放用户的消费力,从而推动夜经济发展。
“盛唐密盒”的两位演员与游客拍照
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互动节目“盛唐密盒”强势出圈,带来了持续的客流高峰,五一期间大唐不夜城整体客流达余万人次,较年同期增长了%。
还有像泉州这样“以购兴夜”的城市,通过积极打造购物商圈,延长商业购物场所的活跃时间,释放夜间消费力;成都、沈阳这样“以娱兴夜”的城市,大力发展娱乐、体育等文娱项目,通过发达的休闲娱乐产业吸引大量用户夜间出游和消费。
广州天河路商圈夜景
不同城市探索不同的夜经济模式,为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把促进消费、提振经济的“金钥匙”,探索城市“新型消费”的模式。
“夜生活荒漠”,杭州有点冤
杭州到底有没有夜生活?南宋时期的杭州(那时还叫“临安”)绝对有发言权。
当时,买卖昼夜不绝,大约每天凌晨三四点,人才开始减少,五鼓钟鸣后,兴隆的早市又开张了。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展现了临安城夜市的热闹场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夜市不仅热闹,商品也是琳琅满目:“糖蜜糕、灌藕、时新果子、像生花果、鱼鲜猪羊蹄肉,及细画绢扇、细色纸扇……”
据相关统计,宋朝每年从酒水中获得的税赋达0多万贯,其中夜市所占份额不低于30%,可见当时临安城内的夜经济何其繁盛。
时光流转近千年,杭州的夜依旧灯火辉煌,夜经济开展得如火如荼。
夜幕降临,暑气渐消,华灯初上,忙碌一天的人们走出单位、家门,呼朋唤友相约逛街、吃饭、打卡、拍照,湖滨路步行街很快热闹了起来。
武林夜市
以“武林夜市”“吴山夜市”以及湖滨商圈等各大商圈为代表的特色“夜购物”;
以西湖边灯光秀、《最忆是杭州》为代表的品质“夜娱乐”;
以钱塘江夜游、运河夜游为代表的“夜旅游”;
如此等等,种类繁多的夜生活,让杭州城市的烟火气无比地浓郁。
所以,说杭州没有夜经济,那杭州真的是冤。
只是,作为全国最会“剁手”的城市(年杭州以人均年消费元位居中国人均消费十强城市首位),在巨大的购买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实力面前,杭州的夜经济似乎还不够匹配“新一线”的定位。
相比淄博的烧烤、长沙的小吃、重庆的霓虹灯、成都的火锅,人们对于杭州的印象仿佛还停留在“西湖边吹风”的惬意。
抓住年轻人的心
“杭州的夜经济和重庆、西安、长沙的不太一样。重庆主打的是夜游,包括渝中洪崖洞、江北大九街等;西安有名的是大唐不夜城,长沙有名的是小吃。杭州好像没有太叫得响的品牌,就是来杭州一定要逛的夜间景点,好像没有。这可能也是杭州的优势,不需要特别打造,已经融入杭州人的生活了。”
这是来杭出差的戴先生对杭州夜经济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杭州夜经济当前的景况。
事实上,发展夜经济,杭州有许多城市羡慕的条件——年轻人多。
据《中国夜经济产业报告》显示,与一般消费者相比,夜经济核心消费者的特点是年轻、自由、收入高、消费多样化。
而杭州的一个优势就是外来人口和年轻人多。年至年,杭州常住人口增加了万;年至年,杭州共招引35岁以下大学生.3万人,青年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因此,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心,是杭州发展夜经济的关键。
前段时间,杭州市商务局印发《关于打造“不夜天堂·乐购杭州”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鼓励餐饮、零售、娱乐、文化、书店等实体店铺在夜间22:00至次日凌晨6:00提供服务。
其中包括——
发布“杭州十大夜地标”和“夜间经济消费电子地图”;
鼓励餐饮通宵服务,因地制宜开设杭帮菜系列夜食堂;
举办美食节、小吃节等夜间美食促销活动;
鼓励主播在综合体、步行街等商业区域开展直播活动;
推出茶文化表演、丝绸展演、旗袍秀场等夜间体验式文旅活动;
在市民活动聚集、年轻消费群体活跃的区域,打造夜间潮玩集聚区等。
这些都是年轻人喜欢的消费模式。
天堂杭州,不仅仅要有白天的炫酷,还要有夜晚的绚烂,“不夜天堂”究竟是什么样,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