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用好古城治理优势构筑战疫坚强堡
2023/3/16 来源:不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姑苏区是苏州中心城区、古城区,是“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今年疫情发生后,面对开放小区多、老年人口多、人员密集等多重压力考验,姑苏区个社区充分发挥联防联控第一线的阻击作用,在原有的网格化管理框架下,夯实力量、丰富手段,将社区防控网织密织牢,让老百姓收获更多幸福感、安全感,让群防群控成为特殊时期古城治理的一道美丽风景。
快,网格化治理优势最大化发挥
防控疫情,与病毒赛跑,讲究一个“快”字。
首先人要快速到位。疫情形势复杂多变,社区作为居民健康安全的“守门人”“第一关”,防控责任重、压力大,核酸采样、社区防控、秩序维护等方方面面工作,仅靠原有工作人员无法支撑。第一时间,姑苏区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志愿者向社区集结。
人手问题解决了,还要快速建立工作制度。来自不同单位、领域的志愿者,到哪个岗位?负责什么工作?短时间内怎么形成默契?姑苏区果断做出决定——在现有社区治理体系框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组建特别行动队、派驻常驻干部等,充实社区治理力量,党员干部当好社区“好帮手”。
可以说,这是对姑苏区社区治理体系的一次大考。姑苏区现有8个街道、个社区。由于社区较多,近年来姑苏区探索在街道、社区两级管理架构之间,增设联合工作站。根据地缘等因素,2到3个社区成立1个联合工作站,城管、公安、司法等执法力量下沉,专门解决社区无力解决的问题,到去年底已建立28个联合工作站。此外,又在社区下,以每户左右居民一个网格,设立若干网格。
在这个模式下,姑苏区机关党员志愿者到位后,快速下沉街道以下的三级网格体系。在联动站一级设立区域党委,姑苏区先后协调58名正科职以上干部组成特别行动队,下沉网格区域党委;在社区一级,先后协调名机关年轻干部驻点,担任“社区书记助理”;另有名机关干部常驻,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姑苏区特别强调了社区统筹调配的角色定位。3月底,姑苏区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区级机关下沉防控一线干部的工作职责和纪律要求的通知》,明确要求“社区书记助理”的工作职责是协助社区书记展开工作,其他固定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服从街道社区和各岗位的任务分配,做到“社工干啥我干啥”。
今年疫情发生后,苏州各地在防控过程中给人留下了不少印象深刻的事,包括来自姑苏区封控区、管控区的那顿早餐。4月16日零时,姑苏区苏城大道以南、外城河(北)以北、元和塘以西、西塘河以东划定为管控区,涉及36个小区、约名居民。几个小时后居民醒来,早餐已等在楼下。如此高效的组织保障,离不开网格化治理的助力。实施管控后,街道、社区第一时间分片包干,支援力量下沉社区网格,摸清底数、紧急联络。当天,多方征集来“花式早餐”刷屏了苏州人的朋友圈。
准,熟悉地情民情优势最大化展现
防控疫情,切断传播链条,讲究一个“准”字。
准确摸清底数,精准解决问题。社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米”,在准确传达信息、掌握底数情况、了解居民需求等方面有先天优势。姑苏区是中心城区,街道、社区与居民空间距离近,且由于近年来大力推行社区养老、社区民情联系日等制度,与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联系紧密。
疫情发生后,姑苏区社区在防控过程中,把熟悉地情民情的优势充分展现了出来。以双塔街道为例,疫情发生后,该街道将疫情防控工作纳入网格范畴,依托网格员队伍,及时掌握背街小巷的实情动态。哪个楼栋来了新面孔?哪位居民出差即将回来?皆能第一时间知晓。3月以来,仅外来返苏人员数据,双塔街道21个社区就掌握了条,让相应防疫要求及时落实。
及时掌握情况,也能及时了解需求。疫情防控期间,常规生产生活秩序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影响。特别是4月16日零时起,包括姑苏区在内的苏州6个市辖区进一步升级疫情防控措施,实行非必要不流动。这时候,居民少流动,社区就要多跑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暂时停诊,不少居民担心配药、就医问题,白洋湾街道宝邻社区成立起“医防”小分队,与有需求的居民结对帮扶,提供“跑腿”买药、协助就医等服务;学生们居家上网课有不少作业需要打印,但打印店暂时停业,金阊街道中街路社区推出海棠铺子便民打印服务,用社区打印机免费为有需要的学生打印……一个个具体问题,在社区小网格内及时化解,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些运用于日常的特色社区服务,也在疫情期间展现出重要价值。探路社区养老,姑苏区积极构建起“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助餐点”全覆盖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网络。疫情之下,这个网络让老年人用餐不受困扰。今年以来,姑苏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的为老配餐服务从未中断,只是部分堂食改为了配送上门。
姑苏区“社情民意联系日”工作制度也在疫情期间坚持开展。自去年9月起,姑苏区将每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固定为“社情民意联系日”,机关党员干部来到社区,面对面为居民排忧解难。今年疫情发生后,该工作制度从线下改到线上,已连续举办三期。在5月8日的姑苏区第9期“社情民意联系日”线上活动中,居民、企业主动在线上反馈近条诉求建议,成为下阶段政府精准决策的重要依据。
齐,共建共治共享优势最大化释放
防控疫情,形成最大合力,讲究一个“齐”字。
党员干部、社区社工、志愿者、居民、社会力量等齐心协力,形成群防群控合力,这也是姑苏区多年来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和特色标识。连续多年,姑苏区把“居民自治项目化”作为建设“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主要抓手,先后推进实施个居民自治项目,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居民自治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
吴门桥街道“银发先锋”服务队是一支由退休居民自发组建的自治队伍。平日里,队员们轮流排班,协助社区做好执勤巡视等工作。近日,队员们积极助力社区防控,卡口流动人员信息登记,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核酸采样现场秩序维持,防疫物资配送……哪里需要,就去到哪里。
苏锦街道平江怡景小区上月被列入管控区后,不少业主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社区党委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党员志愿者成立行动支部,细化志愿者分工,建立“医护工作群”“核酸检测群”“样本转运群”“社区联络群”等工作群。医护对接、现场指挥、绿色通道、上门采样……小区核酸采样时,街道仅需保证物资及医护人员,其余皆由业主志愿者自助完成。
虎丘街道观景社区作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拥有注册志愿者人,占社区常住人口比例达21%。疫情发生后,观景社区志愿者们自发分成三个队。口罩巡查队在社区大街小巷督查,及时传递核酸采样、防疫知识等信息;暖心菜篮子队负责本楼幢居家健康监测居民的生活物资配送;疫线突击队保障各个核酸检测点的秩序维护、信息录入等工作,及时化解了社区防控部分压力。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疫情发生后,姑苏区有超3万名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75万个小时。
眼下,苏州正在全力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的前提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4月29日,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姑苏区工作会议召开,充分肯定姑苏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绩,强调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系统谋划、纵深推进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其中特别提到要“在基层建设、社区治理等方面持续加大力度、创新举措”。
过去十年,姑苏区围绕古城治理积极探索,凭借“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地区”等称号积蓄起古城治理能力,在民生保障、古城保护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成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支撑。这也说明,新的十年,要在古城治理上取得更多效能,让治理能力成为古城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能力,才能更好贡献古城保护的苏州方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陈雨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