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端午浴芬兰,守定龙舟看不归古人

2023/2/15 来源:不详

#端午龙舟#竞龙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是图腾祭祀的一种仪典,最早与祭龙和避害有关。战国时期《人物御龙帛画》中可见人乘龙升天的情景,而在战国铜镜亦有龙舟绘图。根据考证,中国古代竞龙舟并非是限于今人所知的端午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习俗至汉魏时期才与屈原关联。

战国中晚期人物御龙帛画湖南省博物院藏

在古代诗歌与绘画中,龙舟竞渡亦是三月三的风俗活动之一。《淮南子》中“浮舟以娱”,“吴越”地区龙舟竞渡文化逐渐脱离祭祀神性而走向满足休闲娱乐的心理发展需要。这项活动在时空上存在着广泛的制约,不同朝代与地区的水域使得地域龙舟竞渡文化不尽相同。

娱乐生活颇为丰富的唐朝在春季上巳节亦举行竞渡比赛,从民间到宫廷都十分火热,宫内女性既是观赏者,亦是行动者。诗人张祜《上巳乐》:猩猩血彩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罗袖一时招。诗篇描绘了唐宫中春季上巳节举行的宫中女子竞渡比赛。唐敬宗尤爱竞渡,他曾诏令王播(淮南节度使)“造景渡船二十只供进”。后因官员苦谏,改为十只。

宋代龙舟,市民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北宋的龙舟表演主要分为“旋罗”“海眼”“交头”等花样。《东京梦华录》记载说龙头上人舞旗,左右水棚,排地分远近,所谓小龙船,列于水殿前,东西相向,虎头、飞鱼等船,其后,如两阵之势。须臾,水殿前水棚上一军校(裁判员)以红旗招之,龙船各鸣锣鼓出阵,划棹旋转,其为圆阵,谓之“旋罗”,水殿前又以旗招之,其船分而为二、各圆阵谓之“海眼”。又以旗招之,两队船相交叉,谓之“交头”。

元王振鹏龙池竞渡图绢本设色2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金明池龙舟图卷》展现了春日赛龙舟的宏大场面。崇宁年间,每遇三月三日,即开放金明池,出锦标与万民同乐。有诗云:“三月三日金明池,龙骧万斛纷游嬉。欢声雷动喧鼓吹,喜色日射明旌旗。锦标濡沫能几许,吴儿颠倒不自知。因怜世上奔竞者,进寸退尺何其痴。但取万民同乐意,为作一片无声诗。储皇简澹无,艺圃书林悦心目。适当今日称寿觞,敬当千秋金鉴录。”此件作品被归于王振鹏(元代)名下,仍存争议,不过却是再现宋元龙舟竞赛的重要资料。以极繁密工细的线描,表现出崇楼深阁,楼船人物。乃至屋顶瓦片、门窗棂格、栏杆花饰、地面砖纹等都极尽翔实,呈现出富丽而雅洁的艺术风貌。

宋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天津博物馆藏

另一件被归于张择端名下的《金明池争标图》以近乎于“鸟瞰”的视角,展现了龙舟竞渡的别开生面。由画面下部“池门”入园,以极其精妙的空间结构,描绘了“临水殿”“宝津楼”“五殿”等主要建筑物。池中以一艘大型龙舟为中心,其两侧各有五艘小舟,船头各立军校一名,舞旗招引,舟中桨手则奋力划棹。一面是竞技赛场,另一面则是水上百戏表演,所谓“水傀儡”。临水的殿堂内,或在赐宴群臣。虽不见皇帝身影,但从仪仗上看,必是有皇帝在场。岸上绿柳漠漠,同样是游人如织,或在临时搭建的棚内休憩,或三三两两享受春日的宁静。

清沈宗维虎丘龙舟图纵74.7、横57.4厘米,绢本,设色

清代人沈宗维的《虎丘龙舟图》描绘了端午时人们在虎丘山下赛龙舟和观战的场景。沈宗维是吴江人,对虎丘一带的名山胜景和节庆民俗非常熟悉。在他笔下,三艇龙舟于水中竞逐已是十分激烈,但更热闹的是一旁观赛的人。画面左侧是有条件乘船观看的富绅士人,他们紧随龙舟,看得真切,堪称置身现代比赛场地中的vip包厢。其他民众则聚集于岸上,有妇人携着幼子的,也有孩童搀着老人的,可谓男女老少倾家而出,不仅在房屋的二楼和桥上挤满了人,甚至还有人爬到屋檐上去看,只为占据一个好视角。画面左下角的两位牧童,此时也停下脚步,饶有兴趣的助威叫好。沈宗维在题画诗中也说:“红袖家家倚画楼,买舟携伴看龙舟。桡歌过午遥津绝,齐唤常年泊虎丘。”可见当时人们对每年端午虎丘龙舟竞渡的意犹未尽。(摘编)

收藏家期封面

文章来源:《收藏家》

期《逍遥自在天地间—古人教你如何玩转春天》

作者:陶怡霖

期《谁道江南春事了—古书画中的春日游赏》

作者:温玉鹏

期《跟随古人去旅游》

作者:刁鹏

责任编辑:秦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