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母亲捐赠的寺庙,距今1700年没门票
2025/4/27 来源:不详游览苏州古城,你一定会看到一座高塔,它在低矮的古城中显得气势磅礴,仿佛在与日月争辉,那是北寺高塔。
北庙,位于报恩寺内,是一座有多年历史的古寺,始建于三国时期,由孙权母亲捐资建造。东吴战马奔腾,孙母被誉为英雄,她才貌双全,家境富裕,嫁给了孙坚,生下了孙策和孙权两个兄弟。
在孙坚死后,她含辛茹苦地养大了两个儿子,正因为如此,孙权才为母亲建了这座塔,叫做“报恩寺”,以报答母亲对他的恩情。
现建于南宋,高76米,是一座八面九层楼阁式砖木建筑,南宋绍定二年(公元年)的《平江图》碑上有此塔的记号。
难以想象一座宋塔竟能躲过层层战火保存至今,砖结构还是6层以下的宋朝之宝,7层以上的明代之宝,塔身结构包括外壁、回廊、内壁和塔心室,为研究宋塔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范例。
由北寺塔出地铁口,便可看见这古朴的庙宇,苏州人是仁慈的,在寸土寸金的古城,也给报恩寺以广阔的空间。本来想买票的,没想到店员把我直接放了过去,这几天去苏州逛庙宇,几乎都是免费的,可见这个城市的良心。
报恩寺是苏州最古老的寺院之一,香火鼎盛,香客云集。进门不远处,看见一面假石佛像,胖头大耳的弥勒佛笑了,他手里拿着佛珠,总是笑嘻嘻的,好像什么事都不能操心。
后来就是报恩寺了,苏州人称之为北寺。在苏州有两座著名的塔,城外是虎丘寺塔,在这里发现了苏州博物馆镇馆之宝,城内是北寺之塔,比较起来,苏州人对这座塔的感情最深。
为保留旧城风貌,苏州市区建筑严格限定高度,不得超过24米,仅北寺塔为例外,76米高极为显眼,庄严肃穆,巍峨壮观,是旧城中最高的建筑。
北寺前可升上塔顶,站在塔尖可眺望整个苏州城,古城的风貌和纹理清晰可见。差不多每个苏州老乡都曾登上北庙的塔楼,也是第一次在塔上看到家乡的全景。本地有个梗,外地人问这是什么塔,苏州话说不是塔,说不是塔。
望着北寺往东走,在禅院里遇见了一面著名的“张士诚功德碑”。为元末明初割据江南的张士诚,自封为吴王,这面碑文是当时的大富豪沈万三送给张士诚的,目的是为了讨好张士诚。
整个碑体以青石为材料,描绘了张士诚与元使伯颜会面的过程。有意思的是,在张士诚被朱元璋灭了之后,沈万三怕这石碑会给他带来麻烦,就把碑文抹去了,原来的那块空白就是原来的那块。
报恩寺十分宁静,没有商业气息,有着千年古刹的静谧与宁静,惟一的遗憾就是塔不上。如果能够重新开放登高,放眼苏州古城,也许可以让苏州多出一个网红景点。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不收门票
交通:乘地铁4号线,可以到北寺车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