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胤禛早期信佛对以后登基有哪些帮助
2025/1/21 来源:不详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我们在上文中说道胤禛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严格的皇子教育制度下度过的,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弓马刀剑样样精通。也出落成风度翩翩的英俊少年了。
步步惊心中四阿哥胤禛随着年龄的增长,康熙也逐渐让各位皇子跟随自己出巡或者去狩猎,以增长他们的见识,并且在观察一个皇子是否得宠时,也可以根据他陪同父亲出巡的次数能够看出来,例如我们前文中说道的十四阿哥胤禵,在康熙五十七年以后老父亲每次出巡几乎次次都带着胤禵,这也说明胤禵当时圣眷优渥。
雍正王朝中的四阿哥胤禛少年时期的胤禛也不例外,经常陪同父亲出巡或者受父亲指派处理一些政事。康熙二十五年(年),刚刚年满九岁的胤禛和其他几位年长的皇阿哥陪同着酷爱打猎的父亲去到塞北,在塞外狂风、黄沙大作的野外环境中接受磨炼,一路上风里来、雨里去,并且康熙皇帝要求皇子们只准骑马,不准坐轿。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个半月后才返回京师。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胤禛从此以后,年轻的胤禛便经常跟着康熙围猎或巡游,有时候还受康熙的指派和委托参加一些带有象征性和礼仪性的活动。例如康熙二十七年(年),孝庄太后一周年忌日,康熙带着胤禛等皇子们前去致祭;此后,在康熙三十五年(年)和康熙四十五年(年),康熙指派胤禛独立前往致祭;康熙二十九年(年),佟佳氏的伯父佟国纲战死乌兰布通后,康熙特命十三岁的胤禛去迎接佟国纲的灵柩回京师;康熙三十二年(年)山东曲阜的孔庙完成一次大修,工程结束时,康熙特派十六岁的胤禛和三阿哥胤祉前去致祭;康熙三十三年(年),胤禛陪同康熙沿着北运河到天津,西行到霸州,考察永定河下游的情况;康熙三十五年(年),十九岁的胤禛随同康熙征讨葛尔丹,奉命掌管正红旗大营。从以上胤禛陪同出巡或者单独办理政事的记录来看,胤禛在康熙早期应该还是比较得康熙的喜欢的。这也在客观上保证了胤禛在以后的夺嫡中虽然不是处于最佳的位置但从一开始也并没有掉队。
雍正王朝中的四阿哥胤禛不过此时的胤禛对储位是没有任何非分之想的,毕竟二阿哥胤礽的太子地位已经做了二十多年了,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康熙会重立太子。不过年纪轻轻、血气方刚的胤禛却对另外一件事颇感兴趣。
四阿哥胤禛拈花像据记载,在康熙四十二年(年),胤禛随康熙南巡,銮驾先到济南城,再到泰安登泰山;随后又渡过黄河,经淮安、扬州,在瓜洲渡长江后到镇江。到镇江后,康熙带着一行人参观了江天寺,还亲自寺里题了一块匾,上有“动静万古”四个大字。胤禛则在此留下一首诗:
暮宿金山寺,今方识化城。
雨昏春嶂合,石激晚渐鸣。
不辨江天色,惟闻钟磐声。
因知羁旅境,触景易生情。
随后一行人又乘船去了苏州,经嘉兴到杭州。杭州是此次南巡的最南端,后来康熙又带着他们回到江宁,祭拜明孝陵后经江苏沛县、山东聊城后回到京师,由于这是胤禛唯一的一次大江南北之行,因此杭州也成了胤禛一生当中到过的最南端(让我们今天很多人都会感觉到不可思议的)。
途径苏州时,胤禛写下一首诗:
维舫枫桥晚,悠悠见虎丘。
塔标云影直,钟度雨声幽。
僧舍当门竹,渔家隔浦舟。
茫茫吴越事,都付与东流。
从上面两首诗可以看出来,胤禛对寺庙和佛教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倾向。并且在一年前(康熙四十一年,年)陪同康熙前往佛教圣地五台山(相传顺治出家的地方)时,写下一首诗,里面更是带有浓的佛教禅宗色彩:
隔断红尘另一天,慈云常护此山巅。
雄关不阻骖鸾客,胜地偏多应迹贤。
兵象销时崇佛像,烽烟靖台飚炉烟。
治平功效无生力,赢得村翁自在眠。
从这首诗里面更能看出来胤禛不求名利、恬淡舒适的兴趣和意境。或许少年时期养母佟佳氏的逝世和此时无心于皇位的争夺,促使了胤禛一心向佛、超凡脱俗。
步步惊心中的四阿哥胤禛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的心灵越来越趋向于浮躁,很多真实的自我都已经丢失,被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蒙蔽双眼,甚至走向触犯道德和法律的红线。在这里我还是劝那些朋友去学习一下佛学,寻求内心那一份难得的平静,感悟一下生命的真谛。就像年轻时的胤禛一样,不管怎么说,胤禛的此时的一心向佛确实在客观上促使自己未来的成功了。
在心灵深处皈依佛门的胤禛在这个方面还是很有建树的,也是韬略高超的一种体现,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下期继续和大家分享。
大家好!我是百谷之王,欢迎大家继续和我一起讨论九子夺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