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许永强王勃羁心何处尽,风急暮
2022/7/14 来源:不详嘴唇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5392231654694284&wfr=spider&for=pc
王勃: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作者:许永强
总章二年(年),“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仕途上遭到了重重一击。这一年,二十岁的王勃因《檄英王鸡》一文,惹怒唐高宗,因担心会引起王子内部的斗争,王勃被“斥出王府”。
入蜀后的王勃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依靠蜀地乡亲和朋友的接济过着流浪的生活。入蜀途中,沿途的山川触动了王勃对故乡的迢递相思和忧伤苦闷,创作了大量诗赋、碑文,自编了《入蜀纪行诗三十首》,在《入蜀纪行诗序》,中他说道:“嗟乎!山川之感召多矣,余能无情哉?爰成文律,用宣行唱,编为三十首,投诸好事焉。”这篇《入蜀纪行诗序》是全唐诗中第一篇在题目中直接写有入蜀诗的诗序。
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年五月,王勃从长安出发,开启了他在四川大约三年的游历。
离开长安后,王勃先是抵达长安西面的始平,想到自己从早到晚都在朝远离家乡,远离都城的方向行进,前面路途遥遥,蜀道艰难,想到天下之大竟没有自己的容身之所,诗人流露出了羁旅行役之感,发出了“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始平晚息》)的感慨。
但苦闷的心情随着随着蜀地独特的山川风景发生了改变,对路远路险的担忧开始转变为对山川秀美的称赞,既然已离开京城,家乡也远去,何不放下心情慢慢欣赏山川美景?诗人以悠哉闲适的心态游历蜀地山川:“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散关,历史上的著名关隘,又称“大散关”,古时是南下入蜀的必经之路。此时的散关“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随着太阳的升起关山慢慢呈现,石路一尘不染,寓意着漫漫长夜的逝去和日出的到来,黑暗中的道路也逐渐变得清晰,诗人顿时觉得神清气。“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白马在石路上疾驰而去,气势昂扬,诗人此时仿佛看到了道家仙人。“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重门、连栋、巨壑、崇隈展现蜀道山川的雄伟壮阔,“临”可见蜀道的陡峭险危,令人头晕目眩;“起”则将人文景融入自然之景,景色由近及远。用险景勾勒出自己内心的慷慨激荡;“弃繻”指年少立大志,也是从戎之志。在宁静的破晓,策马扬鞭,一声长啸,不建功立业决不回来。
进入南郑县后,王勃一早伴着炊烟前行,傍晚,在云关歇息。清风拂面,新月照水的自然风光,牧童归家、钓叟还家的山歌入耳。优美动人的暮景,令人陶醉。悠然自得的情境使诗人寂寞的游子之心得到了些许抚慰,发出了“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长柳》)的感慨,孤身在外的忧愁不禁消释。
但入蜀毕竟是被逼无奈的选择,短暂的心灵慰藉,并不能完全消除积郁心中的思乡思归之情。在普安(今四川剑阁县普安镇),王勃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普安建阴题壁》)“梁岷”即梁山与岷山。“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直写蜀地的山高水深,在这样险峻的山川行走,王勃不禁产生了“山川云雾里”的错觉,发出“游子几时还”的感慨。
他乡遇故知,唱和抒情怀
在蜀地旅居的近三年时间,王勃与九陇(今四川绵竹市)县令柳明和德阳县令宇文峤为代表一些才高位下的官员和流落蜀地的卢照邻、薛华等文士意气相投,彼此以诚相待,视为知己。
柳明,字太易,河东人。异地逢同乡的亲切,王勃既称赞柳明,又为自己和柳明流落在外,遭受种种不公而愤愤不平。碑文《绵州北亭群公宴序》《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写王勃与柳明一起饮酒作诗,谈玄论道,徜徉于自得之境,非常融洽。《春思赋》序文中“高谈胸怀颇泄愤”表达对饱受摧残的苦闷。赋中化用“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句,自比屈原,“受天地不平之气”遭受种种不公平的待遇,苦闷和感伤在胸中郁结,无处发泄,只好借助诗文略微安慰自己;而这些“不平之气”来源于那些达官贵人。《春思赋》既对自我前途有着美好的向往,又有现实不如意的状况使得自己十分苦闷不禁让自己怀疑所谓命运。
“乃知两乡投分,林泉可攘袂而游;千里同心,烟霞可传檄而定。友人河南宇文峤,清虚君子;中山郎馀令,风流名士。”(《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宇文峤是王勃在长安时期的密友,两人交情深厚,王勃称宇文峤为“清虚君子”。在宇文峤的宴席上,王勃碰到了“风流名士”郎馀令,突发王子酋、嵇康一样的雅兴,杯中泛着陶渊明的菊影,闪烁着汉阳潘岳花的光彩,金风玉露清秀宜人,烟弥竹经,月映松菲,别有意境;池塘莲香,直透窗棂,洈露气,侵袭岫幌,正是“冲矜于俗表,留逸契于人间”。
第二年,也就是年阳春三月,初唐四杰中的两杰卢照邻与王勃在曲水宴饮,两人赋诗唱和。卢照邻有诗《三月曲水宴得樽字》,王勃有《三月曲水宴得烟字》《上已浮江宴韵得趾字》与《上已浮江宴韵得遥字》三首唱和。“凤琴调上客,龙辔俨群仙。松石偏宜古,藤萝不记年。重檐交密树,复磴拥危泉。抗石晞南岭,乘沙眇北川。傅岩来筑处,磻谿入钓前。日斜真趣远,幽思梦凉蝉。”(《三月曲水宴得烟字》)将宴会氛围渲染如仙宫,将与会众人比作群仙。在山水田园与友人觥筹交错,享受着蜀地秀丽清美的山川美景,恍然间犹如人间仙境。但随着夜幕降临,这种感觉渐渐远去,“日斜真趣远,幽思梦凉蝉”,独留幽梦凉蝉,只是一场美梦的遗憾。
在益州(今成都),王勃遇到了最亲密的朋友薛华(即薛曜,字曜华),薛华的祖父薛收是王勃祖父王通的弟子。此时的薛华正要返回长安,孤身漫游蜀中与友人再次相逢,却伴随着又一次的匆匆别离,王勃潸然泪下写了《重别薛华》:“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惟有泪,还望独潸然。”锦江明月沉江,秋风吹拂河水,在送别中苦闷的情感宣泄而出。
才子居天府,愿展当仁笔
远离家乡,远离政治中心带给正值青春的王勃或许是郁闷、思乡,但蜀地的壮丽景观却成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在《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的序言称:“下官弱植少徙,薄游多暇。薜萝人事,空馀江海之心;笔札神交,尚有渊云之气。相如谢病,访诗酒於临邛;邱也栖迟,听弦歌於单父。群公以道之存矣。思传记德之事;下官以文在兹乎?愿展当仁之笔。”称自己是“下官”“薄游”,看似自谦,接着列举自己的优势,王勃认为自己必须动笔创作,并且坚信自己可以超越古人,大有非我莫属的气概。《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也写道:“下官薄游江右,旅居城隅,怀道术于百龄,接风期于四海。依然梵宇,欣象教之将行;莞尔公庭,惜牛刀之遂屈。虽文殊辨论,妙言解而忘言;而佰喈雄管,叙真宗而罔愧。”对自己的文章道术满怀自信,认为自己为佛寺撰写碑文,也会像东汉蔡邕的《郭林宗碑》一样,能够把表现对象的真实面目充分地展示出来。
作为一代才子,王勃自幼博览群书,对蜀地的历史文化相当了解。每到一处,蜀地的历史和现实,书本中留下的记忆和亲见的景观,交相辉映,使他产生微妙的感受,笔锋深入历史的底层,勾勒出一幅时空跨度极大的画面,具有深沉的沧桑之感。
武担山,成都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名胜古迹,位于今川都北较场。在《晚秋游武担山寺序》中,王勃写道:“若夫虎丘仙镇,吴王殉殁之墟;骊桥崇基,秦帝升遐之宅。虽珠衣玉匣,下贲穷泉;而广岫长林,终成胜境。亦有霍将军之大隧,回写祁连;樗里子之孤坟,竟开长乐。岂若武担灵岳,开明故地,蜀夫人之葬迹,任文公之死所。岗峦隐隐,化为阇窟之峰;松柏苍苍,即入祗园之树。”列举了吴王葬于虎丘,秦始皇葬于骊山,霍去病墓前陈列的是祁连山景观,樗里子墓地竟是汉代长乐官所在之处等历史名胜的嬗变,将眼前的武担山置于后浪推前浪的历史长河之中,充满沧海变桑田的感慨。
庚信曾为建于北周的梓州慧义寺撰写碑文,王勃到梓州时,碑文依然完好无损。在《梓州慧义寺碑铭》王勃写道:“扬子云之继马,人远乎哉?蔡伯喈之嗣张,吾知之矣。”王勃认为这像扬雄模拟司马相如、蔡邕继承张衡一样,形成了历史发展的链条。他认为“襄川观岭之碑,为陵为谷”,自己的作品并不能能够万古长存、永垂不朽。碑石终究会随时代的变迁而升沉无定。王勃勤奋写作,并令人将其作品刊刻于碑石。同时他又想到,随着时间的流逝,碑石也会变得苍老。在《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的结尾王勃写道:“吾生扰扰,写道遑遑;殷勤颂咏,惆怅津梁。投功翠碣,助化玄场;百年之后,苔鲜苍苍。”他预感到自己的作品未来无法避免衰微。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飘忽不定,使王勃这一时期的作品充满了雄浑而又苍凉的意境。
旅居蜀地,王勃的散文风格作发生了转变,进入了成熟阶段。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王勃说自己是为了赏景畅神而入蜀,按理说他应是无比享受该行程的。可是,他久滞蜀地之后,却将他远游思归的凄苦心境显露无遗。
《东郊行望》《善安建阴题壁》等都是王勃在入蜀后寄情山水的思乡类诗作。咸亨二年(年)六月,在蜀地旅居两年之久的王勃来到梓潼泛舟登山,山中“黄叶飞”“高风晚”的凄凉之景,牵动了作者的相思之情。“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悲滞的长江,无法送“我”回到家乡、回到从前。“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蜀中九日》)在“九月九日”“秋景”这样一个特殊时节,“我”与邵大震、卢照邻同游梓州玄武山,仕途失意作客他乡,自然涌出浓浓的思乡情。
入蜀后,王勃的人生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由曾经对仕宦生活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变为“倦游”。“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麻平晚行》)描写乐山麻平异于中原的自然风光,流露出游玩山川之后的疲敝。看见山花也无心“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直接表达思归念乡之情。如果说《麻平晚行》中王勃还在思考要不要“宦游”,那他的《圣泉宴》则是在对山水的描绘中直接表达了“酷嗜江海”的心境。“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对仕宦根本不提,只能从山水中寻求寄托。预期思考宦游、仕宦,倒不如好好欣赏蜀地壮丽的风光。除了大量的游览山水的作品外,王勃还创作了专门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的咏物赋。
《江曲孤凫赋》以江曲孤凫自况,表示要忘记绝虑,不受人间利禄的引诱,顺应自然、听天由命。《涧底寒松赋》自比沉没于涧底的寒松,志远才高却不被所用,心中郁勃而化为不平之鸣,因为难有出头之日,内心非常苦闷。《慈竹赋》以慈竹生必向内、群居自守的特点,反衬自己深沉的“分兄弟于两乡,隔晨昏于万里”的乡关之思。《游山庙赋》用晋代阮籍“穷路之哭”典故,表现自己像阮籍一样,受到不平之遇,苦闷无处发泄压抑仿徨,只好以游山玩水释放自己的压力,寻求暂时的解脱。
年冬,王勃自蜀返京。在其短暂的二十六个春秋中,蜀中约三年的生活,王勃远离宫廷,被蜀地山川的壮丽迷住,他以广阔而雄伟的自然山水题材作诗,抒发羁旅行役之情,也如青峰明月一样自然,为初唐诗歌的转向带来了契机。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介绍
许永强,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生于海南万宁,长期从事新闻期刊编辑工作,四川省表彰的期刊“双十佳”,四川省期刊专家库成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温江区作协副主席。出版有《永远的茅屋》《锋芒》《诗蜀:入蜀诗人的心灵解码》等著作。《成都日报》《华西都市报》等媒体专栏作家。
四川省散文学会入会须知
成立30周年的四川省散文学会,是全国第一批省级散文学会。旨在团结、培养全国散文作家,建设散文作家队伍,推出散文精品力作,提升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在全国的影响力。与散文人携手并肩,为繁荣中国散文事业而不懈努力。入会原则是自愿申请,学会审批,无地域限制,其有关事宜如下:
一、入会条件
1.在市级报刊以上发表4至6篇以上散文。
2.热心于散文事业的报刊编辑、网络版主(散文网版主有优先入会的权利)。
3.有创作潜力的散文作者,且经两名正式会员推荐,并附已发表或原创作品2至4篇。
4.承认学会《章程》,履行会员义务,参加学会活动,积极为学会建设服务。
以上四个条件,凡符合其中之二者,均可申请入会。
二、会员待遇
1.同等条件下,会员的散文作品优先发表于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