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怀叫梦回苏州,这都要拜洪武赶散

2023/4/7 来源:不详

                            

江苏地跨长江、淮河,地域文化和方言文化有明显差别,尤其是以长江为界的江淮方言和吴方言,彼此千差万别。但扬州、泰州、南通以及盐城南面的苏中地区的很多方言带有吴语的印记,追根溯源,这些印记的由来是明初的“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是明朝洪武年间江南地区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移民迁徙事件。元末朝廷暴政,惹红巾万千,东台老政区内的白驹场盐民张士诚不堪官府和盐商的重重剥削,率众立杆起义,以苏州为常住地。元至正十六年(年)张士诚据守平江(苏州),朱元璋苦战不能攻克。但张士诚在苏州自立为吴王不久,便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不思进取,生活奢糜,以致士无斗志,纪律松弛,并一度为保全吴王的称号而听命于元。元至正二十三年()元政权基本消灭后,朱元璋和张士诚争夺天下,而苏、松、常、杭、嘉、湖等地的一批“王府绅民”,拥护吴王张士诚。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大败张士诚,张被俘后不屈自缢而死。朱元璋取得天下后迁徙了跟随张士诚的旧部及这一带的“王府绅民”。

苏州市阊门

朱元璋“洪武赶散”既有其政治目的,也有经济上的考虑,“赶散”一词本身就带有强制、驱散的意思,苏州、杭州、松江、嘉兴、湖州等地区都是张士诚所占据的江南富饶之地,而迁移的地点正是张士诚贩私盐的草堰、东台、安丰、富安等盐场的周边地区。朱元璋此举既抑制江南地区富豪望族的势力,惩治曾激烈抵抗朱元璋部队的“吴王”张士诚旧部,是对怀念、同情张士诚是苏浙人民的一种报复行为,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快速恢复经过战乱后人少地多的江淮地区经济。不仅如此,洪武赶散”在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阊门寻根纪念地”石幢

年前“洪武赶散”时,苏州乃至附近松江、杭州、嘉兴诸府的移民,都被集中到苏州阊门,朝廷在阊门一带设置专门办理移民事务的衙署,移民们由阊门离开苏州、离开江南,阊门成为先辈们告别家乡的最后一站,成为绵绵乡愁的寄托。后来由于年代久远和朝代变更,后裔们无法考证祖先到底住在苏州或江南何处,于是经过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都自称“祖居阊门”抹不去的乡愁记忆

苏中一带的人们称睡觉为“上虎丘”,称做梦叫“上苏州”,尤其是对晚上遗尿的孩童,戏称他们是坐船“回苏州”。这些方言得以形成,是当时这些移民们迁移到苏中一带的海滨地区,遍地盐场,移民被加入灶籍,沦为盐丁,是不可能随便出走的,白天他们在茫茫海滩边煎盐,“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吴嘉纪《绝句》),根本没有时间去思念自己的家乡,也不可能走出盐场,回到家乡。只有在梦乡里才能回到人间天堂——苏州一带去,这种方言几百年来一直保留着,可见移民后人做梦也要回故乡的心态。

有的人从江南带来的树苗种子种在新家门前,如今幸存的都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如亭湖青墩,有一棵多年树龄的皂角树,射阳特庸有一颗20多米高的古银杏树。而便仓的枯枝牡丹,虽在“洪武赶散”前就由主人卞记之从老家苏州枫桥带到便仓,但直到其嫡孙卞元亨从苏州解甲归隐,特别是“洪武赶散”后,奇花才名噪乡里,闻名四方,从此每到谷雨时节,无数江南移民及其后裔,都结伴前往便仓看花,睹物思情,怀念故乡,谷雨去便仓看花,几百年来已经成了盐城的一大民俗。

亭湖青墩皂角树

射阳特庸古银杏树

舌尖上的家乡情怀

在苏中地区,老百姓做菜的时候喜欢用“笃”,“笃”一种在锅里小火烹调的方法,烧菜惟恐火候不到家,苏州、上海一带的人们就会说“再笃笃”。在江南地区至今仍有一道脍炙人口的名菜——“腌笃鲜”,而“笃”字,在苏中地区的叫法用法都和江南地区一样,这里也有一道乡土菜,河歪(河蚌)笃豆腐,两道菜所用的烹调方法都是一样的。

每到腊月以及年夜饭的团圆宴上都会“笃”一道用雪菜、胡萝卜丝、百叶等一起炒制的素菜,习惯称为“姑苏菜”,但考察苏州吴地一带,发现并没有这样一道传统的菜肴,那么为什么这里的人们说“笃姑苏”呢?我们只有从菜的组合上来分析之,雪菜、胡萝卜等多为冬季的时令菜,吃这道菜的时间一般都到了年底岁末,这个时候最容易让人产生思乡的情节,取这样的菜名,可能也说明了移民们的思乡情结。

河蚌笃豆腐

点滴中的乡音留痕

“花头精”(花头经)也是在苏中地区广泛使用的词语,在吴地,古代花市上每盆花的价格,均以盆花花头多少论定。盆花的花头多,价格就高。买方常因花头多少与卖方讨价还价,“你的花头少,他的花头多”;“呒啥花头”,意在杀降花价。由此观之,吴地“花头”俗话则成了双关语了,“花头少”、“花头多”、“呒花头”实又隐指卖花花农种花技术水平高低。吴地还常把花头十足作为满脑歪点子、馊主意、鬼花样的隐喻词,这里的“花头”则带有贬义了。在苏中一带,吴语“花头”演变为“花头精”(花头经),所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不过其语气及语意都有所加重。

盐城便仓枯枝牡丹

苏中地区人们上厕所都会说“解手”,这个词的来历也与当年的“洪武赶散”有关。从画家张天寿和李小康联合创作完成大型漆画《洪武赶散图》可以看出,在六百多年前“洪武赶散”时,阊门外那让人触目惊心的动乱场面。只见一面“奉旨迁徙”的大旗下,为防止被赶散的百姓四处逃散,在赶散押解时,官兵就用绳子一个一个地捆住手,十个二十个人一组。队伍中有一个人需要大小便,就要大喊“我要解手”。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苏中地区大小便的代用词了。

从明初的“洪武赶散”至今的六百多年间,大批移民的涌入,改变了苏中传统的经济结构、价值观念和乡风民俗,历史的不断演变,这些改变默默地讲述着当年被迁出的百姓与吴地血浓于水的感情,潜移默化地推动着两地的文化交融,使其逐渐成为了海纳百川、包容并蓄的城市。

大型漆画《洪武赶散图

(作者:章国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