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颖上海虎丘路,我的文汇大厦没有了

2022/5/7 来源:不详

上海虎丘路,我的文汇大厦没有了

文|张新颖

一九九二年夏天,我分到文汇报,当时填表,有一栏是“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犹犹疑疑地问了一下,才知道我这就是参加“革命”了。

《文汇报》创刊号。

文汇大厦在外滩,九十米高,二十二层,八十年代末期建造,一九九〇年完工。这一栋现代化大楼,在国内报业里面据说是最早的;文汇报人觉得更骄傲的是,资金由报社自己贷款自己还款,没花国家一分钱。我在文艺部,十五楼,办公桌对着落地长窗,有时候会觉得,哎,还真不错。

但我的宿舍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宿舍在老大楼,下面是印刷厂,整天机器轰鸣,房间黑暗,脏,空气不流通。所以能不呆在宿舍就不呆在宿舍,好在老大楼和新大楼连着,到办公室很方便。

四年之后,我离开了文汇报,回复旦大学读书。宿舍里的东西没怎么搬运,拖着等以后。一拖再拖,等我终于要去搬运的时候,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其实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心疼的是那些书。读本科和研究生那七年,买书都是精挑细选,因为买书的钱都是从生活费里省出来的;另一方面,这些书大都和一个人的青春经验、记忆相关,对自己还平添了一层书之外的意义。工作这四年,因为跑出版这条线,得到大量的书,老实说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不多,除了少数一些,其他的没有了倒也释然;但也是因为工作了,有了点闲钱,买的书也多了,这些书没有了就不免难过。

我十八岁到二十九岁积累的书,绝大部分,就这样没有了。

“现代都市小说专辑”外包装。

“现代都市小说专辑”书目。

“现代都市小说专辑”套装。

“现代都市小说专辑”平面图。

施蛰存《将军底头》。

穆时英《圣处女的感情》。

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

后来时不时会想想那些丢掉的书。譬如,我读硕士的时候,贾植芳先生送我“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中的“现代都市小说专辑”,上海书店原版影印,一九八八年出版,共十种:刘呐鸥《都市风景线》、施蛰存《将军底头》、穆时英《圣处女的感情》和《白金的女体塑像》、徐霞村《古国的人们》、黑婴《帝国的女儿》、杜衡《旋涡里外》、叶灵凤《红的天使》、徐訏《精神病患者的悲歌》、无名氏《塔里的女人》。

我很喜欢这套书,想起这套书就想起这么件事:这套书的主编是贾先生,出版社给他的样书他给了我一套;但贾先生告诉我,这个专辑的真正主编是施蛰存先生,书目是施先生选定的。施先生跟贾先生商量说,我是此中人,有我自己的作品,不好做这个主编,请你来做吧。

《上海文论》现已更名为《上海文化》。

一九八八年,我收到余华一封信,那时候他是浙江海盐县文化馆馆员,所以写这封信是因为他读了《上海文论》上我的一篇评论他小说的文章。我是大三的学生,余华的来信让我很兴奋,一直保存着,直到文汇报宿舍里的书消失之前:信夹在书里,跟着书一起没有了。三年前我跟余华说起这事,余华丝毫不以为意,随口说:一封信,算啥?我现在可以给你写一百封。当然,这是他夸张的瞎话,不能当真。

威海路的文新集团大楼。

我离开文汇报之后若干年,文汇报迁址,到了威海路的文新集团大楼。我每次经过外滩,总是会抬头望望我工作过的那座大厦。新世纪的哪一年,有一天坐车过高架桥,习惯性地去看那座楼,惊讶得半天回不过神来:没有了。

我后来才知道是什么外滩源改造之类的规划,把那座楼拆了。它的历史真短。

问题是,虎丘路50号文汇大厦不存在了。我在那里工作了四年,可是,从此以后,那里是哪里啊?

为写这篇短文,我在百度上查找到一篇学术文章,在北京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网页上,题为:《22层高楼爆破拆除方案探讨》。我得借着这篇讨论定向爆破的文章,才能得到文汇大厦这个建筑的一些准确信息。这个讨论要把它炸毁、最终也得以成功实施的方案,成了这个建筑物曾经存在的证据。

??????

约稿启事

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

vip.sina.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1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