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虎丘山只有30多米高,竟有这么多的故

2022/8/5 来源:不详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其名胜古迹,有着多年的悠久历史。更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为AAAAA级景区。古时就有苏东坡来苏州不看虎丘是一大憾事的感慨。

景区外广场上矗立着巨大的“周王子吴鼎”。这尊大鼎重7吨,高3.5米,直径2.85米,为不多见的“鼎王”。据史料记载,以前虎丘山寺曾有“周王子吴鼎”,后失去了。新落成的虎丘宝鼎以老虎形象为造型基调,设计了五虎伏地纹、虎头纹、虎形纹、虎形纽,配以云雷纹,使全鼎有着一种雄伟壮美且威武生动的气势。

虎丘山原名海涌山,因为在远古时期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海里有若干绿岛矗立,其中虎丘山最为矮小。每当潮起潮落,虎丘也就若沉若浮、若隐若现,所以称为“海涌山”。据《史记》记载,吴王阖闾[音hélǘ]葬于此。虎丘山高仅36多米,却有绝岩耸壑,气象万千。相传在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楔李大战中,不慎受伤,不久就死去了。死后数日他儿子将他葬于虎丘,葬后三日有一只白虎蹲在山上,所以把“海涌山“改名虎丘山。

过了桥就来到了景区的大门,真正来到了“吴中第一山”。有人发现“吴中第一山”中的“第”字缺少笔划。这块“吴中第一山”匾额是世界闻名的建筑大师,苏州人贝聿铭书写的。

枫桥是在苏州上塘河,枫桥以唐代诗人张继的七绝《枫桥夜泊》而闻名天下。有人说“枫江古为封江”、“枫桥旧作封桥”。也有人说,“旧把此桥误作封桥,到王珪才改正为枫桥”。还有人说,“本为封江、封桥,王珪改封为枫,人们震慑权势,只得趋附”。

虎丘山的头山门都是黄色的墙壁,说明了虎丘里面肯定有寺庙。但准确地讲应该是寺庙里面有虎丘,因为虎丘整座山都是藏在寺庙里的。山门外面的横匾“古吴揽胜”,里面的竖匾“虎阜禅寺”。山门前有古井两口,名双泉。山门开三门,左右门额分别题为“山清”、“水秀”。楹联“水绕山塘笑旧日莺苍笙歌何处,塔浮海涌看新开图画风月无边”。

清代,康熙六次、乾隆七次到此巡游,虎丘出现一段兴盛时期。两帝游虎丘山留下的“御笔”、“御诗”,山上塔院的御碑亭、头山门内高悬的康熙御书“虎阜禅寺”匾额,都显露了皇家园林的气息。

“断梁殿”,也是虎丘的二山门,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二山门为元代建筑,其结构尚承袭了宋代建筑的特色。脊桁为两段圆木相接而成,故俗称“断梁殿”。其门扉、连楹、屋顶瓦饰及部分斗拱虽经后世修补,但仍保持了元代风格。虎丘山寺建在山里,是深山藏古寺的格局,而山门建在山前,形成山藏寺,寺包山,山寺合一的模式。在中国古代众多名山古刹中是一特例,游山即为访寺。

“断梁殿”上面的主梁是断的,它用两根木料建成的,它的建成主要是运用了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在这断梁下有一排斗拱相托,通过斗拱将中间所承受的力分散到四周。采用了“挑梁式”的构筑方法,然后再靠两边的琵琶吊、四个角上的棋盘格来支撑四周,从而达到节省大木料的目的。殿内有四块石碑,上面记载着虎丘的历史和云岩寺塔的修建情况。用碎石轻轻敲打碑体,有咚咚回声,所以又叫响碑。

虎丘憨憨泉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憨憨是中国梁代著名的高僧,当时他的眼睛不好,患有目疾,也就是现在说的“白内障”。虎丘山的方丈因为可怜他,收他做一个挑水和尚。但是当时挑水的路很远,有一次他挑水途经这里,坐在这里休息,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他梦见一位高僧对他说,这里有一泉眼可通大海。醒后他就用双手触摸这片地,摸到了一些青苔。他想有青苔就说明这地下一定有水,于是他用挑水的扁担在这里挖,大约挖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一股泉涌了出来。泉水治好了他的眼睛,所以取名为“憨憨泉”。

“试剑石”在登山石径东侧,巨石中间开裂如剑击之状。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为了争霸天下,召来了当时最有名的铸剑师莫邪夫妇为他铸剑。满期那天,莫邪夫妇提着“莫邪”剑来到了虎丘山,将此剑献给了阖闾。阖闾为了试其剑是否锋利,对着这块石头手起剑落,就将这块石头一劈为二,这就是有关试剑石的传说。

真娘确有其人,原名姓胡,名瑞珍,北方人。从小父母双亡,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随同自己亲戚一起逃亡来到苏州。但是很不幸她坠入了苏州阊门外的一个妓院——“乐云楼”。她虽为青楼女子,却守身如玉,只陪客人歌舞书画,成为苏州一位绝色佳丽。当时在苏州有一个大财主,名叫王荫祥。他用重金贿赂老鸨,企图在真娘那里留宿。真娘知道这次难以逃避,为了保持贞洁,她上吊自尽了。这使王荫祥内心大受震惊,于是为真娘筑了这个墓。并且发下重誓,今生永不再娶。很多文人墨客同情真娘,在她的墓上题写一些诗词。真娘在我国历史上也有她的一席之地,她与杭州另一名妓苏小小齐名,被誉为“香魂”。清乾隆十年(公元年),海陵陈鐄访得遗址,建亭其上,立石刻书“古真娘墓”四字。

孙武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他所写的《孙子兵法》是世界兵书的鼻祖。孙武执法严明,吴王也以国家大事为重,对孙武更加敬重这个亭子是为纪念孙武所建的。相传,吴王阖闾给孙武名宫女,让他按兵书上所说的进行操练。孙武选阖闾的二名宠姬任队长操练。孙武击鼓发令,向左转,宫女视为儿戏。孙武说:“纪律不明,命令不严,这次由将帅负责”。然后再发命令向右转,宫女又一阵哄笑。孙武说:“纪律已讲明,仍不照办,是不听指挥,队长应受军法处治”。命令执法官将阖闾的两个爱姬斩首示众。阖闾连忙制止,孙武却说现在是在兵埸上,要听我的命令,收兵后再受君臣之礼。于是将这两名爱姬斩首示众了。然后他再挑选了两名宫女为队长。第三次发出号召后,前进后退,动作准确,左右回转,寸步不乱。“三令五申”这个成语就出于此。年张爱萍同志为此亭题匾为“孙武子亭”,同时题写了“孙子兵法,克敌制胜,娇娘习武,佳话流传”,刻在碑上。

虎丘二仙亭是宋代建筑,重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亭子中有两块石碑,分别雕着二位神仙。一位是陈抟,另一位是吕洞宾。相传有一天这二位大仙在这里下棋,一位樵夫看到,于是就走过来看他们下棋。看完一盘棋,回到家中,可是谁也不认识他了。后来人们从他的衣着猜想他是几千年以前的人。所以有这么一句话,“仙人一盘棋,世上已千年”,说明虎丘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亭中有一幅对联:“梦中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

“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书。颜体素有“蚕头燕尾”之称,造诣极深。“剑池”剑的一撇给人感觉非常流畅,而“虎丘”虎的一撇则有明显硬生生描下来的感觉,称为“假虎丘真剑池”。还有另一种意思,这也暗示着阖闾墓的秘密,因为剑池的东西两壁悬崖陡立是天然形成的,而虎丘的后山则是人工用土垒建而成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吴王阖闾的墓。称它为剑池原因有三个,一是如果你从上面看,这池宛若一把平铺的剑;另一原因是传说当年为吴王阖闾殉葬有扁诸、鱼肠宝剑三千把,故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当年秦始皇与孙权都曾来这里挖过剑,剑池就是由他们所挖而成的。

剑池两岸岩壁上二个红色的字体是“剑池”,传说这是我国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书写的。有一天,王羲之来虎丘游玩,看见池中有一黑一白两只护山鹅,他非常喜欢。这时有一位山僧对他说,只要你为我写“剑池”二字,我就将这两只鹅送给你。王羲之非常高兴,拿起笔来就在这里写了这二个字,当他准备把鹅带回家去的时候,转眼间,山僧不知去向了,两只鹅则化为一龙一虎蹲在山头,但是“剑池”二字却永远刻在这山崖上了,这就是“神鹅易字”的传说。四个蓝色的字体是“风壑云泉”,这是我国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书写的。这四字将这里的景色完全概括了,意思是您站在这里侧耳可听风声,举目可观赏岩石,抬头可观云彩,低头可看流泉。

虎丘塔是世界第二斜塔,中国第一斜塔,古老苏州的象征——“云岩寺塔”。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年),建成于宋建隆二年辛酉(公元年),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江南现存唯一始建于五代的多层建筑。腰檐、平座、勾栏等全用砖造,外檐斗拱用砖木混合结构。这座塔七层八面,塔高47.7米。说它是斜塔,它到底倾斜多少呢?塔向东北偏北方向倾斜,它的塔顶偏离中心2.34米,最大倾角是3度59分。因塔基岩在山斜坡上,填土厚薄不一,故塔未建成已向东北方倾斜,但斜而不倒屹立千年。

年6月苏州市对塔进行管理和维修,逐步对虎丘全面修葺。年疏浚剑池,抽干水后,于池北最狭处发现一丈多长的隧道。尽头竖有石板,形似墓门。为恐影响上方云岩寺塔的安全,未深入发掘,随即封没。~年对虎丘塔进行了抢修,从塔中发现珍贵文物。年至年对该塔进行“加固塔基”的第二次大修,使倾斜已达2.34米的千年古塔转危为安。

大雄宝殿殿内有药师佛、释迦牟尼像和阿弥陀佛塑像,旁边还有二弟子立像。大殿左右供奉十六罗汉塑像,佛前陈列大磬、鼓、钟、木鱼等法器。主佛后背供鳌鱼观音像,善财、龙女在其左右。大殿的背后,左右分供文殊、普贤菩萨。佛像均采用传统生漆脱胎工艺精心制作,神态生动,气势恢宏。

相传吴王阖闾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夫差将他父亲葬于虎丘山。但是等墓筑完之后,夫差想,这么多的人都知道我父亲墓地,如果有一天他们手头缺钱的话,就很有可能来盗墓。于是他他召集了这一千多个工匠,请他们喝酒,并且观看鹤舞。等到深夜,乘他们都醉的时候,命他手下官兵将这一千多人统统杀死。据说当年他们的鲜血把这块石头染成了红色,每到下雨天或阴天时石头就特别的红。现在看这块石头,发现它仍然是红颜色的。当然不是古代工匠的鲜血,因为虎丘的岩质是酸性流纹岩,它的石质原本就是红色的。最为奇怪的是中间凸起来的两块岩石,四壁非常整齐,宛若用刀所劈而成。

虎丘千人石,又名“千人坐”。在上山路的尽头,是虎丘的主景区。生公是我国晋代著名高僧竺道生,他到处云游来到虎丘讲经,当时听他讲经的人很多,大约有一千多个人就都围坐在这块石头上。但是南方士大夫将听经人全部赶走,生公对此并不灰心,对着听经人留下的蒲团坐石讲经。他讲了三天三夜,口干舌燥。现石上刻有“千人坐”三个篆字,是胡缵宗所书。

生公是我国晋代著名高僧竺道生,当时他主要阐述涅磐经,宣扬“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但是为旧学所不容,遭到排挤,将他贬出京城。于是他到处云游,来到虎丘,在这里讲经。

当时听他讲经的人很多,当他讲到一切恶人皆能成佛时,其中有一块石头突然之间向他微微点头示意,意思仿佛是说我懂了,这块石头就是池中所看到的点头石。当时正直严冬,但池中的白莲花却竞相开放了,池水也盈满了。所以有“生来池水满,生去池水空”。“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白莲花开”的说法。

这座三门四柱的石牌坊叫小武当。这里前有石桥,中有青石牌坊,后有湖石假山群。石桥名小武当桥,又名中和桥。原来还有中和井,坊额上刻有“吴分楚胜”四字。武当山是海内名山之一,在湖北均县,旧属楚国。以风景幽深、道观宏伟而著称。此处题字,指明了小武当的特色有似于湖北武当山。牌坊后的假山群,堆叠自然,形象奇特,玲珑剔透,最大的湖石高达一丈多。假山间有石观音洞,俗呼“海潮观音”。今天古洞还在,佛像已不复存在。

致爽阁,又名“虎伏阁”,在虎丘塔西南面,位于山的最高点,旧为“小五台”,取诗句“四山爽气,日夕西来”命名。清朝康熙八年间圈入行宫,咸丰十年毁于火,现存建筑是民国十九年(年)宣愣和尚重建的。在这里远望可看到狮子山,这头狮子正伏着在地上回首望虎丘,这就是著名的“狮子回首望虎丘”景观。此外高阁幽雅,平台旷朗,俯瞰平畴远野,令人神清气爽。

横跨在剑池上的双井桥,桥上有两个通透的圆孔。据说,是为了致爽阁人们打水。通过圆孔能直接从桥下的剑池中提水,不必再绕道到桥下,故称双井桥。这里另有一个传说:原先这两口井只是山僧提水用的地方,但是由于我国四大美女之一西施曾在这里照镜,而且她的丈夫夫差陪同她一起照镜,所以这二口井也称“夫妻井”或“鸳鸯井”。从井里再看剑池,就更能感受到它的陡峭和惊心动魄。

御碑亭在塔院内,大雄宝殿后面,宋时称御书阁,元时为妙庄严阁。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年)改建为御书亭。光绪十三年(公元年),江苏巡抚崧骏因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均驻跸虎丘,故又动工建亭岩巅。亭内奉有宸墨·今御碑亭之北壁,镌有康熙御诗。

虎丘石观音殿遗址北宋天圣年间,湖州臧逵臧宁兄弟侍奉双亲十年如一日。臧逵积劳成疾,经济拮据。他在洁斋诵观世音菩萨名号,晚上梦见白衣人针其耳,毛病马上好了。臧逵善画,臧宁精刻,俩人发愿雕观音像,有一天臧逵又梦见了白衣仙人,醒来连忙追忆,所绘大士容貌清秀,慈祥可亲,使人肃然起敬。时人看了无不称好,谓之应梦观音。石观音殿系清代“虎丘十八景”之一,文革初,殿内石观音像和石刻等全被砸碎。年,大殿被拆除,改建成茶室和旅游用品商店。年9月4日,清理出古石观音殿遗址。

拥翠山庄在虎丘云岩寺二山门内,建于清光绪年间,系利用山势,自南往北而上,共四层。入口有高墙和长石阶,过前厅抱瓮轩,由后院东北角拾级而上,至问泉亭,由此可俯览二山门和东面景物。经厅西侧门,可至虎丘塔下。此园无水,但依凭地势高下,布置建筑、石峰、磴道、花木,曲折有致。相传这里是清末苏州风流状元洪钧为了与当时苏州名妓赛金花幽会而建,两人的风流韵事被写成了小说《孽海花》。

正是:小小一座山,故事一箩筐。央央苏州城,不来多遗憾。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1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