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帖带给我们三个谜团

2025/4/10 来源:不详

唐颜真卿楷书《清远道士诗》,见于忠义堂法帖。这本帖记录了清远道士的一首诗《同沈恭子游虎丘寺有作》,和颜真卿的一首诗。这部记录两首诗的书作,带给我们三个谜团。

这部作品在最后属“大历五年十二月十日刑部尚书颜真卿书”,估计就是这个详实的署名,让大家将其鉴定为伪作。

因为据朱关田考证,大历五年颜真卿并不任刑部尚书职,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造伪错误,但是南宋留元刚作为颜真卿的迷弟,千辛万苦搜集颜书刻帖,岂能对颜真卿生卒简历缺少研究吗?这显然不像是一个忠粉应有的行为。如果他研究过,岂能忽视这个明显的问题。他会故意将伪作而当成真迹收录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还能信任《忠义堂法帖》中的其它帖吗?

还是朱关田的考证为误,毕竟南宋距离唐朝更近,那时还有很多关于唐朝的文献没有丢失,留元刚有机会接触更真实的史料。

但是大历三年颜真卿被贬为抚州刺史,并写下了《书马伏波语》,两年后就能任刑部尚书?实在难以令人信服。可见《清远道士诗》属伪作的可能性很大,那么它为什么被《忠义堂法帖》收录就是一个迷。

第二个迷就是清远道士何许人也。在有关清远道士的记载中,仅有“其生卒不详,唐朝诗人,有诗作《同沈恭子游虎丘寺有作》存世”几个字。而这首诗就是《清远道士诗》记载的那首诗。

帖虽然被疑伪,但诗和人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点可以从晚唐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一首诗《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证明。那么清远道士到底是怎样的人?他和颜真卿的关系是怎样的?也许只能等待新的史料被发现才能逐渐解开这个谜团。

第三个谜团就是颜真卿是否真的写过这首诗,第二首诗是否真是颜真卿作的。我们知道颜真卿的文作多见于他撰写的碑文,流传下来的诗作甚少,且真伪难辨。帖是伪作,第一首诗是真实的,那第二首诗也是真的吗?毕竟有关于第二首诗的记载,全部源于这本帖。这也许是一个难以考证的迷了。

这三个迷,并不能掩盖书法本身的韵味,《清远道士诗》用笔清秀,布局疏朗,个别捺画挺直倾斜,不似颜真卿其它书作中,用笔雄厚,布局茂密,捺画弯曲平直。虽然如此但其书用笔精致,结字端正,也属颜书佳品,尚可观。

文后附帖中两首诗及皮日休《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供网友品读。

《同沈恭子游虎丘寺有作》

清远道士

我本长殷周,遭罹历秦汉。四渎与五岳,名山尽幽窜。

及此寰区中,始有近峰玩。近峰何郁郁,平湖渺瀰漫。

吟俯川之阴,步上山之岸。山川共澄澈,光彩交凌乱。

白云蓊欲归,青松忽消半。客去川岛静,人来山鸟散。

谷深中见日,崖幽晓非旦。闻子盛游遨,风流足词翰。

嘉兹好松石,一言常累叹。勿谓余鬼神,忻君共幽赞。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

唐·颜真卿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

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

金气腾为虎,琴台化若神。登坛仰生一,舍宅叹珣珉。

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

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陈。名高清远峡,文聚斗牛津。

迹异心宁间,声同质岂均。悠然千载后,知我揖光尘。

《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

皮日休

成道自衰周,避世穷炎汉。荆杞虽云梗,烟霞尚容窜。

兹岑信灵异,吾怀惬流玩。石涩古铁鉮,岚重轻埃漫。

松膏腻幽径,蘯沫著孤岸。诸萝幄幕暗,众鸟陶匏乱。

岩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玄猿行列归,白云次第散。

蟾蜍生夕景,沆瀣余清旦。风日采幽什,墨客学灵翰。

嗟予慕斯文,一咏复三叹。显晦虽不同,兹吟粗堪赞。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