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虎丘葬有吴王阖闾墓,葬剑三千,数千年
2024/9/1 来源:不详东周春秋吴王阖闾,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一作阖庐。阖闾是吴王诸樊之子,吴王夫差之父,公元前年当上吴王,于公元前年去世。
那么阖闾死后又葬在哪里呢?据《越绝书》载:“阖闾墓在虎丘山下,池广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又据《吴地记载:“阖闾葬其下,以扁诸、鱼肠等剑三千殉葬,故以剑池名”,为一说。《元和郡县志》载:“秦皇凿山以求珍异,莫知所在,孙权穿之亦无所得。所凿之处遂成深涧”,为二说。宋《朱长文余集》云:“剑池古人淬剑之池”,有诗曰:
万丈深潭挟两岩,削成奇壁自天开;
龙泉一淬名因得,不待秦皇发冢来。
及宋人偁王禹《剑池铭并序》:“虎丘剑池,泉石之奇者也。《吴地记》引秦皇之事为诡说,考诸旧史,则无闻焉,……;匪有人力,盖从天设,…;池实自然,剑何妄传”,为三说。而唐朝诗人李岘写出剑池的美丽传说和迷人景色,有七绝一首:
阖闾葬日劳人力,嬴政穿来役鬼功;
澄碧尚疑神物在,等闲雷雨起潭中。
虎丘虎丘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剑池就位于虎丘山中,剑池也确因两崖划开,中涵石泉,深不可测,气势雄伟,池水幽碧,千百年来吸引许多诗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咏叹不已。在东侧崖壁上有两篇石刻记事:一是年(明正德七年)长洲令吾翕等见阖闾幽宫题记;一为同年正月十四日,剑池水干时,唐寅、王鏊等人目睹阖闾墓门,但未开启而用泥土掩没的简单经过。自晋代王珣的《虎丘记》直至民国黄厚诚编的《虎丘新志》,历经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剑池年,虎丘管理人员疏浚剑池时,抽干池水,清泥底现,见剑池东西两面石壁,自上至底,切削平整,池底平坦,无高低欹斜,正对今虎丘塔方位,有上锐下广的三角形洞穴。洞穴为人工所凿石胡同,宽可容一人出人,高度举手可触洞顶,从上而下方正笔直,洞长约十米,尽头成喇叭状,可容四人并立。正面是四块用青石琢成长方形石板,石板长三尺余,宽二尺半。一块平铺作底坐,三块横砌迭起如巨碑。第一块已脱榫,斜倚在第二块上。因石板石质不同于虎丘山的火成岩,且表面平整,又沉浸池底已二千多年,显露出横斜稀疏之石筋。在三块石板上横搁有黄石条,石条左右及后面是泥土。
疑是墓门的三块石据中国科学院考古队,在洛阳发掘战国墓葬的洞式墓,其形式是,前面是一个洞穴,接连是一条甬道,后面才是埋葬棺和殉葬物的墓室,在通道与墓室之间,用一块木板作墓门。以此对照,剑池即墓前半部的洞穴,石胡同即通道,石胡同尽头迭砌的三块大青石板就是墓门,这符合春秋战国时期墓制形式。如阖闾墓葬是实,则墓刚巧在虎丘塔下面,如果发掘级有可能损坏这座千年古塔,所以勘察到墓为止。
养鹤涧据史料记载:由于当时吴国正是强盛时期,为营建阖闾墓,征调十万民工,用大象运土石,穿土凿池,积壤为丘,周广六十米,水深一丈,可想建筑规模之宏伟,其墓设计必然精密隐蔽。这从虎丘后山泥土堆筑及上述迹象揣测,可能是为掩护阖闾墓葬,而设计开凿剑池。又在剑池南端筑石坝,坝约一丈二尺,坝顶低于平时水面约三尺,与石壁围成约四张八仙桌大小的面积。这石坝的作用,可能是在第三泉—剑池—养鹤涧水道系统中,为减弱池水对池北端门的冲击而设置,这显然是为掩藏阖闾墓葬而设计的水系布局。
由古及今,对剑池题咏,多以此为阖闾墓葬而作,但阖闾墓是否在剑池下面,在未有考古新发现之前,仍是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