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发现孙策墓专家提出墓主可能是孙权
2023/7/30 来源:不详江苏是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主要活动区域。据文献记载,孙坚、孙策、孙权等人死后长眠于江苏境内,但他们的墓究竟位于何处,还有很多谜团。今年年初,在一场名为“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新发现”的学术交流会上,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张铁军研究员提出孙策墓可能已找到的观点,在网上引起轰动。近日,苏州博物馆研究员、副馆长程义应南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文博系的邀请,在线上作题为《苏州虎丘路三国大墓墓主身份再考》的讲座,就“孙策墓”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孙策是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长兄,在《三国演义》里被描绘成一个武艺超群,勇猛果敢的人物,拥有“小霸王”的绰号。他和名将太史慈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是全书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真实历史中,在父亲孙坚英年早逝后,孙策向袁术借来军队,以曲阿(今丹阳)为据点,开疆拓土,经略江东,打下一片天地,身边也汇聚了周瑜、程普、张昭、张纮等一批杰出的文臣武将。东汉朝廷封孙策为讨逆将军、吴侯。可惜的是,建安五年()四月,孙策在丹徒打猎时被仇家伏击,重伤而死,年仅26岁。
孙策死后葬于何处一直是个谜。从唐代陆广微《吴地记》至民国年间的《吴县志》,苏州各种方志中记载孙策死后葬于苏州南门路一个名为“孙王坟”的地方。唐代诗人罗隐拜访过苏州“孙策墓”。在《吴门晚泊寄句曲道友》中,他写道:“十万梅鋗空寸土,三分孙策竟荒丘”,慨叹一代英杰孙策墓到了唐代已经冷僻荒芜,无人凭吊了。
苏州是东吴政权的重要活动区域,苏州南门路“孙王坟”墓群、虎丘路新村土墩墓葬(民间俗称“吴天墩”)、黑松林土墩墓地都可能是东吴宗室墓葬所在地,张铁军所认为的“孙策墓”正位于虎丘路新村土墩墓葬。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虎丘路新村土墩墓葬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出土石榻、凹字形石座、耳杯、盘口壶、金指环、金蟾蜍、金钗、金簪首、陶楼、铜熏炉、瑞兽衔杯铜砚滴等余件(组)文物。在此地发现的孙吴时期砖室墓共有4座,编号为M1、M2、M5、M8。M1墓结构庞大,南北长14.2米,东西宽9.7米,有两道石门,规格很高,在此处发现的几座东吴墓中年代最早;M2墓出土多件贵金属质地的女子首饰和一枚女人牙齿,墓主可能是25岁左右的女子;M5墓则出土多块有“吴侯”“建兴二年”铭文墓砖。根据出土文物及文献记载,张铁军推测,M1是夫妻合葬墓,墓主极可能就是孙策;而M5的墓主则是孙策的儿子、上虞侯孙绍。
对于张铁军的观点,程义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从文献的角度否定了孙策葬于苏州的可能性。他认为,孙策渡江后,以曲阿为首要据点,曲阿对于孙氏而言,已有祖茔的意义。根据东汉家族丛葬的习俗,孙策应葬于父亲孙坚高陵附近,高陵位于今天的丹阳市司徒镇谭巷村。另一个线索,来自M1墓中发现的一件残破的魂瓶。根据其他学者的研究,这种被定名为“丹Ⅲ式”的魂瓶直到东吴永安三年()才流行开来,不太可能出现在建安五年()下葬的孙策墓中。
那么,M1和M5的墓主究竟是谁?程义从M5入手开展分析,并以此墓中出土“吴侯”铭文砖作为重要线索。他告诉记者,根据《三国志》记载,孙吴一代封为“吴侯”者共有五人,分别为孙策、孙绍、孙英、孙壹、孙基。孙壹叛逃入魏,孙基被削去官爵流放,这两人首先可以排除。如前所述,孙策不太可能葬于苏州,那M5的墓主只能是孙绍或者孙英。而据史料记载,孙绍先被封为吴侯,后来又被改封为上虞侯,他的墓中不可能出现“吴侯”铭文砖。如此排除,M5墓主很可能就是孙英。孙英是孙权之孙,生前受封“吴侯”,死于五凤元年()七月,正是墓中铭文砖上“建兴二年”()的后一年。而且,M5中还出土有一批带“凤”字残砖,其全文很可能就是“五凤”。
再看M1,此墓有前后双室、双穹窿顶、前室带双耳室,结构和南京江宁上坊孙吴大墓接近,且都出土大量高级青瓷器和黄金饰品,M1系孙吴宗室墓是毫无疑问的。程义进而推测,M1墓主是孙权长子、宣太子孙登。孙登有两位配偶,分别为周瑜之女和溧阳侯芮玄之女。M1可能是孙登与周瑜之女的合葬墓,而M2的墓主则可能是身份稍低的芮玄之女。
对于程义的观点,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高认为,在虎丘路孙吴宗室墓发掘资料尚未完全公布的情况下,程义对M1和M5墓主身份展开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将推动对这处孙吴宗室墓地的综合研究。据记者了解,考古学者将继续对孙吴名人墓葬进行探究。目前,在江南地区,通过考古发掘可以完全确认的东吴名人墓葬,主要就是年在南京伍佰村发现的灭寇将军、都乡侯丁奉家族墓,以及年在安徽马鞍山发现的东吴大都督、当阳侯朱然家族墓。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