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叹为观止的古代中秋

2023/3/2 来源:不详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点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赵照-把酒问月(Live)03:47来自西风无尘

中秋已过,很多人仍然意犹未尽。

假期时光总是略显短暂,不妨让我们再回味下中秋的味道,品茗小酌,来一次穿越——到千百年前的古代,去看看古人的中秋有哪些回味隽永、意趣盎然、叹为观止的故事。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东坡的中秋,总有一款惊艳你

年,词人苏轼写下了脍炙人口传颂千年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未曾想到三年后,他却经历了人生的至暗时刻,因为乌台诗案差点丧命。

走出黑暗寒冷的牢狱,他放下曾经引以为傲的才华和骄傲,没有逃出生天的庆幸,有的是惊魂未定的戚然,远赴黄州,却未料到开启了关于“苏东坡”的人生。

东坡观月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宋代〕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是他到黄州后的感慨,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大梦初醒,醍醐灌顶,举杯把盏,中秋之时,一轮月光,唯有凄凉与共。

世事的清寒和悲凉,不仅是身份的变化,更是某种挫败和无望,在看不见的黑暗中踽踽独行,就像那明亮的月光被愁云笼罩,但这样的愁苦之中已有参悟和明澈的思想渗入。

也许人注定要经历一些,才能将这浮生如梦看的更清,也更能真正地在无奈的生存中驾驭和承载更多。

此时的苏轼已经从遭遇人生突变后的愕然转变为悲伤中的思考,虽然凄寂,而独属于东坡的旷达和自在却在静静地生长,在黄州的山水间,在天地的辽阔之中。

东坡在黄州——来自《苏东坡》纪录片

他自耕自种,像个农人,却在生活的磨难下变得旷达乐观、随遇而安。

从“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到游赤壁时写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到黄州第三年(年),他写下了《寒食帖》,被尊为书法神品;写给好友张怀民“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同时还写下《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长空万里,桂魄广寒,冷浸秋碧。

今夕何夕,乘风归去,水晶宫里,吹断横笛。

东坡寒食帖

在这首中秋词中,他化身神仙,畅游月宫,有着凭高眺远,长空万里的气势;桂魄秋碧,玉宇琼楼,也有着人在清凉国的透彻。

他成为诗仙,举杯邀月,对影成三人,起舞徘徊,醉意十足,欲乘风归去,自在无碍。

东坡笔下的中秋,每一首都自成一曲,而那些伴随着他的月色明暗的,是背后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澄明心性。

就如同儿童之柔软天真、就像老者的透彻淡泊、更是那中年的成熟圆融,知足清欢。

东坡生命中每一轮月色,伴随着他,也伴随着读他爱他的中国人。

每每人生千头万绪、胶着浮躁之时,拿起案头的东坡诗文,如同清凉的月色,撒在心底的角落,不必急于找寻答案,当你自在安然,此心归处相信定有一方圆满。

月光泼地如水,人在月中,濯濯如新出浴——张岱,前卫生活先驱的中秋

他是明末遗老,又是散文大家,前半生鲜衣怒马、如梦浮华,后半生苍凉落魄、归隐山居。

就像他写的《陶庵梦忆》,如同一场大梦,似幻似空,梦醒却迟迟不愿归去。

就如他的读者,读得越多越会想去了解他,但越去了解好像离他越远,只有在文字里体味他的人生。

书香世家,官宦门第,儿时便养尊处优,既通诗词歌赋,又皆玩乐宴饮。看似一出生就拿着一手好牌,却奈何世事弄人。

晚明轰然倒塌,他的身世,他的家国,他的声色犬马,他的理想抱负全付一缕烟尘。

生活的断层,让他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于是他选择用文字救赎和隐藏自己,在其中注入心血为世人诉说那些曾经的美好,对应着现实的无奈。

张岱名言

他是散文大家、小品圣手、史学家,他更是人们心中的那个风流潇洒的贵公子,性情中人。

他就像红楼梦里曹雪芹所说:“天然带一分痴”,正如他的“无癖不可交”一样,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他的文字里,你可以看到诸多明人的生活、娱乐、戏曲、美食无一不包,无一不有。

对于中秋,在其著作《陶庵梦忆》中就有两篇描写,分别是《虎丘中秋夜》和《闰中秋》。

沈周《虎丘十二景图册》局部

苏州自古繁华,而到苏州不到虎丘必为憾事,作为江南著名“打卡地”,虎丘的中秋昆曲大会绝对堪称一场大型戏剧音乐会加狂欢节。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等等,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齐聚虎丘,无不鳞集,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

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

人声鼎沸,乐声动地,先是众人的狂欢,然后是登船闻曲,再后丝竹管弦,三鼓之后,月孤气肃,人皆寂阒,还有独唱节目——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

可以说古人的生活比我们想象中的更精彩,也更有趣,熬夜狂欢这事,老祖先比我们更有发言权。

沈周《虎丘十二景图册》局部

而在张岱的另一篇《闰中秋》里更是在书圣故里的蕺山亭进行了虎丘中秋会的再现。

酒席蔬果,席地而坐,在席七百余人,能歌者百余人,酒行如泉。

众人同唱“澄湖万顷”,声如潮涌,山为雷动。可以想象一座山上一群人齐唱戏曲的场面,还有小剧场可以观看,四鼓方散。

最喜欢的是这段描写:月光泼地如水,人在月中,濯濯如新出浴。夜半白云冉冉起脚下,前山俱失,香炉、鹅鼻、天柱诸峰,仅露髻尖而已,米家山雪景仿佛见之。

人沐浴着如水的月光,深夜的白云冉冉升起如同雪景,别样的美好和描述,即使光品读文字也足以让人沉醉其中。

也许这正是张岱文字的魅力,让人充分地体会到明朝人的中秋之乐。

性情中人张岱

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红楼中秋,圆满之中的缺憾与悲凉

红楼梦有几处描写中秋,一处是贾雨村还是酸腐书生未得意之时,被甄士隐邀请赴中秋家宴,被资助去赴考,背后就是元宵看花灯英莲走散,而后甄士隐家宅被烧,不得已投靠岳父。

而第七十五、七十六回中秋才成为重头戏,贾家诸人拜月赏花、作诗联句、喝酒听笛,好不热闹。

羊角大灯,焚斗香,秉风烛,瓜饼果品——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

众人在山上赏月,热闹非凡,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

红楼梦中秋夜

其中的中秋便是明清时期贵族官宦之家的中秋写照,而黛玉与湘云在凹晶溪馆联诗,其中的诸多诗句背后便成了贾家败落,众人四散的伏笔——如那两句“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是后话。

其实在清朝,中秋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尤其在乾隆时期,因为乾隆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十三,和中秋就差两天,于是当时的人们也放假三天。

清朝宫廷也会制作各种纹饰精美、口味丰富的月饼来庆祝。

其中,就有慈禧最喜欢的翻毛月饼,外皮如鹅毛轻盈欲飞,口感松软、甜而不腻。

慈禧最爱的翻毛月饼

在清沈复的《浮生六记》中写道:“中秋日——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

苏州的女子在中秋之夜要结伴游玩,称为走月亮,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

要至少走过三座桥,数量越多越好,而且不能重复,还需要巧妙计算路线,非常有趣。

苏州中秋“走月亮”

每年,浙江一代的观潮也是不得不提的盛事,在宋代的《梦梁录》中有所记载。

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自庙子头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侍雇赁作看位观潮。

其中记载了观潮盛况,还引用了很多诗人咏钱江潮的作品,如东坡的“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江边身世两悠悠,人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更西流。”

钱塘潮

古往今来,观潮的盛事从未改变,是自然造物之神奇,也是文化传承之有趣。

中秋习俗,数不胜数,但其后不曾改变的对亲人故乡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期盼,对美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热忱。

中华文化正是靠着对传统的传承和观照,与现代不断融合、重塑,在时间的长河中淬炼打磨,才更加熠熠生辉,如同天空璀璨的星河和那一轮纯白皎洁的月光。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麻烦支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