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投降派中,唯独这个人被乾隆皇帝骂得最
2022/12/23 来源:不详中国历史上,皇帝亲自出马多次痛骂一个已逝去的文人,并且极尽刻薄之语,这样的事情恐怕不多,而乾隆可能是其中不多的一个。乾隆曾亲自题诗痛骂此人,诗曰:
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
进退都失据,文章哪有光。
真堪覆瓮酒,屡见咏香囊。
末路逃禅去,原为孟八郎。
乾隆诗里所骂的人就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钱谦益。这首诗写于乾隆三十五年。早在前一年,乾隆就谕曰:“钱谦益本一有才无行之人,在前明身跻膴仕,及本朝定鼎之初,率先投降,大节有亏,实不齿于人类。”
在明末,政治上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学术上是“四海宗盟”的文坛盟主。依传统的节义观念,明亡,钱谦益应该殉国,或者当个遗民,但是他没有做这样的选择,而是在清军占领南京后,选择了主动迎降的方式,这种行为让他受到时人的不齿。
假说其如夫人柳如在多铎兵临城下时,曾建议与钱谦益投湖自尽,但钱谦益推说水凉不肯实行,不知这个传说是否属实,但可以见出时人对钱谦益的态度。
弘光逃走后,钱谦益率文武百官出城跪迎多铎入城,并拱手奉上为弘光帝选美的江南佳丽,得到了清廷的任用。但令人不解的是,钱谦益入清不久,即告退林下,时人多以为其未遂官志,因为南明时钱谦益已为尚书,而入清仅仅是个侍郎,官职比在明时要低一级;还有人猜测说是因为钱谦益想修明史,没有如愿。
尽管只做了几个月清朝的官,但贰臣的骂名是背定了,一些对钱谦益怀有成见的士人对此事加以渲染,如当时流传着托名为陈子龙的《题虎丘石上》诗:“入洛纷纷兴太浓,莼鲈此日又相逢。黑头早已羞江总,青史何曾用蔡邕。昔去幸宽沉白马,今来应悔卖卢龙。最怜攀折章台柳,憔悴西风问阿侬。”
从这首诗的轻浮、刻薄的口气来看,应该不是陈子龙所作,但陈子龙的门人王沄倒是确实写过与此格调相似的诗作,其诗如下:“早见降幡出九关,皤然宗伯领朝班。白门杨柳犹堪折,秃发偏宜对绿鬟”(虞山柳枝词))。此诗讽刺挖苦钱谦益年纪老大了还剃发降清,但是又未得重用,只好告退还乡,每天只能光着头皮与柳如是面对,语气非常的刻薄。
钱氏这个复杂的人物独特之处在于,否定他的人把他贬得一无是处,而肯定他的人把他抬到空前绝后。如清初的程先贞就高度称赞钱谦益的人品学问:“五十年间众所称,斯文未丧赖先生。抒忠只为怀来热,好辩还因鉴别精”。
程先贞认为钱谦益不只对当时文风有振衰除弊之功,而且诗歌内容多是抒发忠义,慷慨激昂。与程先贞观点相同的是钱谦益同时代的著名遗民学者黄宗羲。黄宗羲是钱谦益晚年的读书伴侣,相交甚密,可以说对钱晚年的思想与行为是非常了解的。